感叹于一些名家对词汇的准确理解和恰到好处的应用
最近看了些文学名著,深刻感到名家就是名家啊,对词的含义掌握得非常精准,应用也是恰到好处,这种文字应用的功底不是现在报刊杂志那些家伙能比得了啊,文学名著看多了,感觉再看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有些“肠胃不适了”,变得对他们的文风的冗长和做作开始有些不满(当然两者不可简单类比)。这些名家如何修炼到这种地步的?有些似乎还没受过啥正规教育,例如Charles Dickens,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楼主的英语语言欣赏和体验水平已经很高了,可喜可贺!向你致敬!一流文学家的语言水平当然主要靠修炼,如海明威之类,但语言领悟能力(即所谓天分)也很重要,不然怎么会出现Conrad,Nabokov之类的母语为其他语言的一流英文表达大家呢?至于新闻杂志文章,则随着网络化和电子化,语言整体偏于简单,文采本来也就不多,现在就更少了。以前看纸质的New York Times和The Economist和现在相比也明显不一样了!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s可另当别论。当然,如你所言,新闻体和文学体不属于一类东西,可比性不太大。但我认为,大多数文体的东西都可以多少写出文采的,文史哲方面的东西自不待言。我读罗素的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时就有口舌生香之感!哲学家的罗素和作为历史家的丘吉尔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充分说明了其作品的文采特征。可惜的是,现在的学者和所谓”大家“笔下越来越没有可读性了!世道使然,无可奈何!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如果为了欣赏真正的美文(英语汉语同论),还是尽量少读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东西(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分界线),Isaiah Berlin等少数人可算是例外! 楼上的真的和我心有戚戚焉啊,我也明显感觉到当代英美人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写作水平大大下降了,悲哀。太巧了,今天刚买了2本书,一本就是你提到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另外一本也是你提到的丘吉尔的,关于他的一本战时的speech。感觉是不是太巧了点,呵呵。{:11_389:} 丘吉尔的那本书介绍中有个词说他是a word-spinner of genius,这个word-spinner真是个值得玩味的好词 Littlebush 发表于 2016-8-31 21:08楼上的真的和我心有戚戚焉啊,我也明显感觉到当代英美人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写作水平大大下降了,悲哀。太巧 ...
哈哈,学习者所见略同!罗素的哲学史我还听过两遍,丘吉尔的大部头著作也基本听完了,还下载过他一两百个原声演讲,只是没听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