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英-英 词典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在扇贝上测试我的单词量大概在7000左右,经常看些英文版的it方面的pdf,但经常看的是磕磕碰碰的,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觉得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单词量不够,第二可能是不习惯英语思维。所以我最近看了不少有关词典选择的文章,发现绝大多数都强力推荐不要使用英汉或英汉双解的词典,对此我非常疑惑,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做英语文学研究,而只是想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水平,本来看原文就不那么顺畅了,现在看解释又是英文,岂不是严重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而且还不能保证自己对这个解释理解的正确。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是怎么样的? 因为英汉或英汉双解很多给的译文不准确,且因为英文跟中文思维表达习惯的差异,除了专业术语、部分词条有对应词以外,大多数英文都没有精确的中文对应词,所以最好不要过于依赖汉语译文,那样会形成思维定式,老想着对应,会导致理解偏差。
建议最好不用或少用纯英汉的词典且只用权威的(比如陆老的英汉大和新世纪英汉大,不权威的词典容易害人),看专业书的话可以用收词量较大的英汉双解词典,比如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虽然这部翻译质量不那么高,但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双解词典了。再搭配一些英语学习型词典,如韦氏高阶,这类词典解释用词比较简单,且是从英语的角度解释,更加精确,注意多在例句中揣摩词义。双解词典的好处在于对专有名词、术语给出中文译文,比如动植物名、IT 术语,给出译文,起码你能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光靠英语解释地再精确也没用。其他的情况还是多读英语解释,培养英语思维,慢慢自己揣摩出特定语境下的翻译是什么,或者根本不要翻译,比如看小说等休闲读物,用英语思维能读懂理解、消遣就够了,没必要翻译成汉语再理解。 一句话,请量力而行,如果看着吃力,降低点难度没关系的。先习惯用双解词典再说。 扇贝测试不准,测试单词还是去http://testyourvocab.com/靠谱一些. 的确如此,我测得只有5300. 都有用,英汉的对某些名词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有些名詞,圖解跟英漢的容易懂,比如 jizya, lambic, vape 光英汉肯定是有问题的,一定要有英英。 现在的软件已经很方便了,可以多词库查询,查询时英英、英汉都使用,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词典首先本质上是个工具,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能达到目的的就是好工具,所以无论英英-英汉,只要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就是好工具,而不是人为的划定那个一定不能用啥的,这相当于自废武功。2个都装上,相互参照是最好的方式。 看当时的英文水平和学习内容而定啦。 总之一句话,选辞书还是要选质量相对较高的,不然一旦被误导,遗害无穷,多选几部参照,一定要有英英词典! 英英比英汉好很多,近义词 同义词更加容易理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