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wo2 发表于 2020-10-12 16:16:45

扎巴@辞海

辞海「喇嘛」条:

喇嘛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藏传佛教对高僧的尊称。原指有地位、有学问、有较深修养而能为人师表、领人修行的僧人,与称为“扎巴”的一般僧人有别。但汉族常把蒙、藏僧人统称为“喇嘛”。

这条的语文表达欠妥,跟「原指……」对照的应该是「现在指……」,而不是「但汉族……」。

若是人家问:汉人管一般的蒙、藏僧人也叫「喇嘛」,我知道了,那么藏人现在自己是不是也这么叫呢?就说不清了。最好换成:「原指……但现在汉族……和藏族习惯有别」



既然旅游书都提醒大家不要用错,就说明还是尊重人家的习惯好,辞海没有表达清楚,该打板子。

《辞海》没有收「扎巴」,只在这个条目下面点明扎巴=一般僧人,还行,及格。

《大辞海》收了「扎巴」:



可惜这个条目我看得迷迷糊糊:什么叫「入寺学习……不按部就班学习」?「按部就班」跟「寺」到底怎么了?这两种僧人,怎么看着像是第一种不成熟、「不按部就班」的僧人,第二种成熟、「按部就班」的僧人呢?为什么「扎巴」能指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任继愈 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扎巴      藏文grwa-pa
藏语音译。①普通的僧人或出家人。②住寺院内求学者。③有较高地位的僧人的学徒或随从。

这个还行。变三种人了,看上去都是「地位不那么高的僧人」

郎俊山主编;王舜,安忠和执行主编. 避暑山庄大辞典. 2012:



避暑山庄大辞典讲得很是细致,虽然只有清代的情况。我也不清楚避暑山庄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民族词典》编辑委员会编 陈永龄主编. 民族词典. 1987:



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扎巴」能指截然相反的两种人,不过这本的语言表达至少清晰一点,《大辞海》应该是从这里抄的





Mandolin 发表于 2020-10-12 20:34:57

看完我对「扎巴」的理解就是对等级最低的一般僧人的统称吧,分成两种就是为了区分两种,一种就是为过僧侣生活出家入寺的(仅念念经、过过六根清净日子),另一种是对佛法有追求的修“段位”的(就是说以后可能会成为喇嘛)

——不懂佛教,就既有认识的推测,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扎巴@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