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回复: 8

[词典考据] 天籁 @美学/哲学辞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1 19: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10-23 16: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ndolin 于 2020-10-23 17:05 编辑 ) {2 v* R1 Q# |* j+ ~5 @" j6 r5 k

    & b0 I% r' h7 O5 g. {" j" f, R「天籁」的现代汉语意思一般指自然界的声音,或在音乐界里常被灌以表示最动听、“最高境界”的音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自然界各种声响的统称。如风声、鸟虫声、流水声等。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① 自然的聲音,指不藉任何人為所產生的聲音。◇《莊子・齊物論》:「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唐・李頎〈宿瑩公禪房聞梵〉詩:「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清機。」
    ② 比喻詩文渾然天成,不經雕飾。◇唐・陸龜蒙〈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製見寄因贈至一百四十言〉詩:「清詞忽窈窕,雅韻何虛徐。唱既野芳坼,酬還天籟疏。」
    0 I4 h4 _- E& M8 V; \
    暂且不管现在的两个汉语意思是如何发展形成的,先看看最早的含义。追根溯源,「天籁」这个词记录上最早庄子使用,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以南郭子綦(楚昭王庶弟)与他的学生子游的对话开篇
    1 D( g/ T1 a) m, t# o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 w1 E( T1 q, N  U- [! `
    1 P4 C$ o3 c4 I0 v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3 ~& e, X9 r$ f6 `4 P
    & r. |) n9 l2 a0 _4 `  V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为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9 @' {# e: O, ]+ d0 L8 E
    「天籁」在美学/哲学词典中也可以查到,上辞版《哲学大辞典》中「天籁」
    9 x3 d: C: y6 f
    战国庄子用语。指各物因其自然状态而自己发出的声音。《庄子·齐物论》:“‘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感其自取’。”“籁”,本指古代的管乐器箫,这里泛指由空虚的地方而发出的各种自然音响,因其声音所出的不同,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地籁则众窍是已”(同上),指由风吹各种孔窍而发出的声音。“人籁则比竹是已”(同上),指用丝竹管弦等乐器吹奏出的声音。人籁、地籁都要受到外界力量的制约,惟有天籁的发声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胜于地籁及人籁,是最美的。由天籁构成的乐曲就是“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

    5 j+ Z0 h- a/ X1 a7 W( d里面也正是引用庄子的《齐物论》来解释,说「人籁」是人吹乐器发出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万物的孔发出的声音,然后就说「天籁」是胜于人籁和地籁的最美的声音,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呢?原文没有比较吧,原文中关键的一句「夫吹万不同,为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是总结说风吹万物发出各异的声音本质上是万物自己的声音,只不过是风起头带动共鸣罢了,可见「天籁」在庄子的含义里应是万物声音的本质,也可以说是「人籁」与「地籁」的统称,都是自然自己的发声。% V7 y- w, k  K1 p  o# ~0 f; h
    " Q5 }! z/ e" I# }2 I5 |; f
    词条最后还有评价“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怎么就得出庄子「贬抑人造艺术」的结论呢,有点莫名其妙了吧。(PS:注意到上面引用还有个错字「感」,本应是「咸」,查了下上辞的《美学大辞典》是无误的,可见是合并编译成大辞典时出的错)
    5 x% ^) V1 f0 f0 f+ P& {
    3 \6 G% `3 @" X4 f《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力)中没有「天籁」词条,但有「天籁自鸣」
    , ~# V; x, _6 s$ _
    指以天真自然为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天籁指风吹众窍自然发出的声音。《庄子·齐物论》:“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风吹大地,殊音同响,自起自灭,不必问其所以然,“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这一思想被用于文学艺术就是强调以自然天真为最高审美意境。如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夏太守良宰》),钟嵘主张“直寻”(见《诗品》),司空图提倡“妙造自然”(《二十四诗品》),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提倡平淡天真等,都是这一审美理想的表现。南宋诗人姜夔更明确地说:“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白石道人诗集自序》),认为诗歌应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抒发,不应在形式上雕镂伤气。这一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 \1 _! O: {' B* U' q且不管「天籁自鸣」这后面衍生出的美学含义,就说对庄子原文的理解,这本说“天籁指风吹众窍自然发出的声音”欠妥,这原文里不是说了是「地籁」吗,「天籁」也是这个?
    9 I3 f* E5 w% |4 @: j( T1 l5 m! j+ n8 R/ Y. |+ ^
    0 ^  \7 ], L( j" k* c0 @- B7 R

    . n4 y+ u' y) z/ y0 o, a/ ?另外,似乎《四库全书》没有收录《庄子》,只找到一个郭象(晉)的注集《莊子注》0 i/ P1 i2 y/ A* w' t2 I+ t#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3 17: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流传下来的本子就是郭象注本呀。辞海:
    2 C. K9 M/ g" R2 ?
    " W: l1 C9 F  g2 u9 C6 q$ z3 |- f  T
    上辞版《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力)说不清「天籁」是什么,前者无中生有,归纳出「天籁」是胜于人籁和地籁的最美的声音;后者分不清「地籁」「天籁」,只因为原文里面的证据只有一句:”子綦曰:“夫吹万不同,为而使其自己/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8 F" h/ G. B/ \, n' l3 e8 c

    8 E7 S! D3 d( t剩下的证据只能看郭象注了,郭象注跟庄子本意不是一回事,有句话叫“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 ^7 u+ r1 w& i$ i0 D. ?7 F
    6 I+ _# M5 L( ?# \* V0 L5 x" ]" @
    郭象说了一大堆:  ^0 b3 o# C) z- V
    : a2 ?5 j1 J9 I% Y  c0 Q+ X/ t
    此天籁也。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
    无怪乎人家词典编者把「天籁」归纳成什么「自然的声音」,是跟郭象学的。可是这样跟「地籁」分不开啊,所以快成了千古之谜。成玄英说:; t* a8 d1 B7 V/ M9 M8 B) K% `5 s# F

    8 Y: [% b9 h0 f; K; M
    地籁则窍穴之徒,人籁则箫管之类,并皆眼见,此则可知。惟天籁深玄,卒难顿悟,敢陈庸,昧请决所疑。
    ; F6 a% ^- o) I) ]1 _9 b
    ) Q+ W& P3 z1 U  T$ j
    后人也不知道「天籁」是什么,我在读秀上随便找了一些:! c" \; k9 i, H% Q- G
    3 @% S4 A3 o! k, b6 f

    6 K% O  c1 Q- m. p5 R0 ~. D: D( A2 C3 d- i- }1 S

    7 ?& l1 G$ Y, V! `( T. \6 C' {+ G4 e+ y6 _* b, u$ E
    稀里糊涂的人真多。我不打算写论文,就随便说说我的看法:
    5 J8 @# ^( \. ~  m$ z+ M9 x8 Z! a0 ^8 ?% v2 E  D+ H
    1. 「天籁」是驱动「地籁」「人籁」背后的东西,也就是「道」。「天籁」不是声音。谁规定庄子说「X籁」就必须是「XX声音」了?1 |2 X+ g) k( E1 N. G5 L
    2. 稀里糊涂的人多,主因是郭象就没明白。郭象说不定是有意不明白的,这个另说。这里有处异文,「为而使其自已也」,郭象是「为而使其自己也」2 [! A+ {( x6 G. F; c. 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3 18: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20-10-23 18:15 编辑 5 @: U" `1 `$ p7 a$ v6 ^4 C

    & _- T7 v8 P& z$ o庄子难懂,并不全是因为字词难懂。「天籁」「地籁」「人籁」,无非是「天」「地」「人」+「籁」而已,有什么难懂的?「籁」本义是一种管乐器,这是庄子创新,用这个字来表声音。
    ) k+ ~3 ?0 f  W4 {) q, i
    + S1 s# ^1 [5 O$ j* c% @6 U「人籁」不是「人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呼吸声、喘息声」,而是「人通过排箫发出的声音」9 t7 k( t& ^  \, w
    「地籁」不是「大地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庄子说了「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大地在呼吸。风没有声音,必须通过孔窍发出声音,「地籁」是「大地通过孔窍发出的声音」
    % P7 ]& {- k+ ?  G6 @4 A0 R2 X' N# p2 L) k, [  G
    可见「地籁」「人籁」都是庄子玩的语言游戏,跟表面上的意思不是一回事。而「天籁」就更好玩了,「天籁」压根就不是声音。" ~" q7 r# j+ M
    6 s7 u4 S" c6 g. ^; \, j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1 q8 \7 o0 G. p% q' R5 m  E* j" o6 t% i7 E8 I1 `
    「人籁」其实是排箫的声音,人是排箫的驱使者8 Y3 X" l2 I! ]
    「地籁」其实是孔窍的声音,大地/风是孔窍的驱使者5 E0 h4 c8 X/ n3 A- }
    1 s4 Q/ H' x& y2 y, Y7 o
    那么「天籁」呢,「天籁」就是「道」,是大地、人、孔窍、乐器等等的驱使者。7 c5 Q" W' M4 Y. H3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庄子为什么要用「籁」字,「籁」本来是很实在的一个字,指的就是管乐器。在「人籁」里面,是实指,在「地籁」里面,是把山林大木都看成「孔窍」,都看成管乐器了,变得虚了,到了「天籁」,则是把万物都看成管乐器,因为他们都受「道」的驱使,万物在道的驱使下,就像人手中的排箫一样
    / ]0 d, E5 s* M' Z/ R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1 19: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klwo2 发表于 2020-10-23 17:286 @8 X9 g8 V# |- M( K6 y0 Q
    今天流传下来的本子就是郭象注本呀。辞海:
    / p4 G! N5 i4 [3 G$ A
    还是K大学养深厚、博古通今。原文笔墨着实太少,造成后人稀里糊涂的理解,「天籁」确实不一定非得理解为具象的XX,理解为抽象的道、体现万物浑一的本质,更与齐物论通篇的论点契合。" ~4 b" z+ v( }1 C, M
    / N$ h8 u! A6 w4 X+ i$ c' J
    哎,词典果然仅供参考,以后有时间还是得多学学古汉语、读读古文,自己去感受感受古人的思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1 19: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19: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dolin 于 2020-10-23 19:16 编辑 1 L: n2 w+ G! F3 d
    klwo2 发表于 2020-10-23 18:08- X# q' k+ Q: s% v/ r9 q
    庄子难懂,并不全是因为字词难懂。「天籁」「地籁」「人籁」,无非是「天」「地」「人」+「籁」而已,有什 ...
    8 g5 O0 P  }' A% r
    还是有点疑惑,若对「天籁」理解是万物发声的“驱使者”,恕小弟愚钝,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以及「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两句如何解释,后一句的意思难道不是:“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哪有谁命令它们呢?”吗5 v; O7 b: J* f* ]5 F

    7 C+ Y) w* o6 @7 C" ^我个人之前对「天籁」的理解是万物本有声,只不过需借人力(“人籁”)或自然的风(“地籁”)驱动来产生共鸣才能发声,而「天籁」呢,则是阐述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体现万物各“籁”的统一性、本质的同一性。
    . I, S0 p/ j, i
    7 e/ f0 A: N" u# _  K2 S. m0 u不过好像跟理解为“驱动者”本质上还是一个意思,迷糊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3 2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Mandolin 发表于 2020-10-23 19:14- U* I6 E3 \2 K" Q) J
    还是有点疑惑,若对「天籁」理解是万物发声的“驱使者”,恕小弟愚钝,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前者唱于而随 ...
    6 B, Z1 F% R6 j( @7 v% M/ A
    《齐物论》本来就难懂,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
    # T) _0 K& s6 j( W' H7 p
    6 a6 _! ?2 p, L& l: ?: j「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的意思是:“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哪有谁命令它们呢?”
    8 p' O* ]- k. J5 U" Q7 i% K7 H
    - a. }8 A3 J1 v8 [# r出于自身 = 自然 = 道,没矛盾啊。「道」就是「自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3 2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ndolin 发表于 2020-10-23 18:44
    ! ^6 ~8 W2 E8 r! d1 `还是K大学养深厚、博古通今。原文笔墨着实太少,造成后人稀里糊涂的理解,「天籁」确实不一定非得理解为 ...

    - U2 a9 f" ?! b' U' o《庄子》是奇书,当然不可能让哲学词典概括完整了。哲学词典概括的是一般的、广为接受的看法。
    5 H" ]4 @2 D% }1 U/ _% A. Z# p$ F1 h- d, I1 ~0 E+ @5 _" ?' T
    有些古书就很无趣,predictable。这时候哲学词典就能精练地把全书思想说清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29 18: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9 N4 \$ t2 D. }5 _  T

    & Q8 T$ a9 k0 p4 F) r( ` 这书我稍后发布,嘿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21 19:2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klwo2 发表于 2020-10-29 18:33
      A  d* S- \8 s! h8 K" {/ s这书我稍后发布,嘿嘿
    ; k7 T. L; c# L" V1 Q6 ^! c
    哇,竟与您的见解不谋而合,还如此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7:16 , Processed in 0.05131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