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27 23: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shipley.wu 发表于 2014-4-27 22:54 
* H, A+ ]+ c- _# R( S1 [" |最新版似乎在这里:http://www.amazon.com/English-Chinese-Chinese-English-Dictionary-Chinese-Series/ ... ) V* [5 `+ H( R# E# F9 Z* }. |1 [7 V
2 z9 }& G. F/ o+ G5 ~- b! P. V这本http://www.amazon.com/English-Ch ... ries/dp/0824834852/ 是英汉汉英双向的,没在国内出过,汉英部分应该是下面《ABC汉英词典》的修订。英汉部分的ABC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 US $9.95. ,Pleco也有收录的 http://www.pleco.com/androidpricing.html 。 瀚評漢英詞典專業版也收录了ABC Dictionaries (EC & CE),见 http://hanpingchinese.com/?page_id=448 ,http://www.all-terms.com/bbs/for ... thread&tid=7148" l4 U' D6 \4 _+ M2 U0 G
) E6 L: C4 d* Q, a' g
" q' h# b+ b3 {4 u4 mABC汉英词典7 q3 b/ M, C! S$ y& W; l$ l6 {
【作 者】(美)德范克(John DeFrancis)主编
: K4 W' }9 m. v+ O I A r【形态项】 891 ; 14cm
0 M# E1 N# J$ X4 I. a \1 d【出版项】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2002+ M3 m+ T9 U& h& m
【ISBN号】7-5432-0688-9
5 i1 @8 |1 W! ?& l8 q【中图法分类号】H316- J2 e/ j% u& C3 v: z
【原书定价】18.50
( T3 D: e& w1 W9 o! U【主题词】汉语(学科: 英语) 汉语 英语 词典3 p' g: s- N8 |1 h. {1 r
【参考文献格式】 (美)德范克(John DeFrancis)主编. ABC汉英词典.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V3 A# b; g7 j8 n8 ^. h
内容提要:" ]9 i+ |- w8 }: f! @0 a
本词典依据1989年出版的《汉语拼音词汇》,收入英文词条71344个,以单纯字母顺序排列。8 v0 w2 M- F' D8 H
==================
" G4 [7 b) i- h3 E0 R) K& H, ^( h
除了《ABC汉英大词典》(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2003)、《ABC汉英词典》(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2002),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还引进了一本《ABC汉英谚语词典》。扫描见:http://www.all-terms.com/bbs/for ... thread&tid=6300
7 L5 J; e. c3 B$ |1 g
2 s& Z S) r4 |" C4 d3 ~
3 W+ \1 I' H) ~/ Q
' Z/ S! q) y" X( ] f$ x【作 者】罗圣豪(John S.Rohsenow)编著% Z0 Y' P* P. G- o. d9 `& d' u
【形态项】 239 ; 20cm
' Y4 y. Y/ }: p& @) ~* H9 j! {1 ?【出版项】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2002
! e3 U( C* h9 j' o1 _【ISBN号】7-5432-0774-5
; c, j+ x1 b4 P' m8 e, S【中图法分类号】H313.3-61' v& l3 `7 t+ D1 q& Z
【原书定价】15.00
$ T" X+ {9 w, o% A; [+ x【主题词】谚语(学科: 英语 学科: 汉语) 谚语 英语 汉语 词典
4 W3 w0 M3 g2 ]) f: t) y. @【参考文献格式】 罗圣豪(John S.Rohsenow)编著. ABC汉英谚语词典.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x7 ?2 `8 K. B# t
内容提要:, Z+ J; L2 t% O: t& c& p7 \* {. D
本书收录汉语古今谚语约4000条,引用了大量文献例证。词目按字母顺序排列,遵循中国国家语委制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_! a0 }+ ]1 Y1 P* T8 Y, E========
2 l2 T% L% o a8 c/ a9 M+ M5 M8 p# P# a
我感觉国产汉英词典,编辑者胆子都很小,主要工作是paraphrase,害怕别人说他(们)抄袭,但是事实上我觉得编词典本来就该是尽可能多搜集资料(尤其是已有词典),多多“抄袭”。
' _6 {% E7 B6 \1 B+ z+ W s4 G, Y! C$ A$ E" ~7 K2 F5 P9 o
期待陆谷孙的《大中华汉英词典》(https://www.pdawiki.com/forum/thread-11179-1-1.html)吧,估计快出版了,而且肯定会出电子版的。7 g% c& q. r1 n7 z% C: L# c
2 D" F- x( l- [9 A" \# E0 i2 c, g$ s) S
另外一部评价较高的是外研社的《汉英词典》,看看第三版主编姚小平的文章6 E5 v( ?2 V! ~' A4 L
汉英词典面面观 http://www.yaoxiaoping.org/News/news_detail.asp?id=31+ Q1 @; r" N( f3 N1 y
《汉英词典》修编琐忆 http://www.yaoxiaoping.org/News/news_detail.asp?id=284& i( X/ B4 k( f6 Y. F6 A y
2 Y! z6 i9 T A, t1 q
尤其是第二篇,{:5_227:}
0 u/ ?" ]1 t& G* ](六)
% ?9 T: q! {1 K- B$ s 第三次在2001年11月4日(周日)午后,举行修订小组例会,陈忠、王巧红、吴群、于苒、熊兵、张大川、周红红等参加。那次会上,我专门讲到不能袭取。
9 Y/ v5 J7 S: [ “最近在审稿时,发现有袭取现象。关于这一点,在我们的《修订条例》里一开始就指出了,一定要避免。上次开会金莉老师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说他们当年在编《新时代》的时候就一再告诫大家要避免重复、抄袭。; T/ I) [ ]; `# K
大抵可以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词条,特别是新词、新义,大家都收。因为你注意到了,别人也能注意到,一般说来无所谓抄袭。但对词条的释义就要当心,在吸取他人译法的时候先要斟酌一番,看它是否妥当,不宜不加辨别,完全照搬。对大家都收的新词新义,我们要争取给出比人家更确当的释义。当然也不必过于求新求异。有的新词是专业用语,像‘疯牛病’之类,只能有一个译法,非要自己去拟一个,反倒让人笑话了。7 G+ F: j( T% [4 r
另一种情况是例句,绝对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用别人的。照搬例句是很犯忌的。比较好的办法是,或者借鉴他人的佳例,自己造一个;或者对它进行改造,使它适合于我们的词典,因为我们对例句的要求是精练,尽量用词组短语,不用整句、长句。& D4 N; h3 X. T' ?; ]! f3 ^
经常听到有人说,编词典就是抄,抄来抄去。过去北外的《汉英》就被抄袭得厉害。有的汉英词典就是从北外的‘脱胎而来’,这还算是褒的说法。别人抄,我们没有办法,但我们自己得管住自己,不要去抄别人的。不能说,你做恶人,我也学做恶人。我们应该在辞书界树立起好的榜样。
8 o/ N) U3 f+ ?' }/ t7 u 第二个问题。新词新义的收录是修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条例》里面也写了,但还是要再强调一下。刚才说,新词新义大家都会注意到,似乎从人家新出的词典上去摘录,再斟酌修订一番,就足够了。参考、吸取人家的收录,当然是必要的,可是新词新义的收录,能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关键还是得靠自己。现在举几个例子……”
: R/ F$ W J# b8 z" `2 M
! V; U5 D! \7 V. c# u M7 q0 k! T n2 g. r
8 r% r& m# i$ ^- B) o) z
$ V. d& g& b$ @* C- p! o# G2 u u+ C( G4 d6 [# g+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