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9|回复: 0

[索引] 刘占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19 18: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出版:
- v' l& b5 _0 U) W9 N* B
5 M  v/ B+ G% o, M# K中华语汇通检丛书(全5种):https://www.pdawiki.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985
7 \7 X! _' o2 G8 u8 K! a- U1 F! @1 g8 ?: Y
《成语通检词典》- r& J% b" Q' H8 Z+ \9 l
《中国成语通检》% i+ r0 ?2 b$ G+ H- b. y
《中国名言通检》
; a& g6 J4 c5 q$ N/ E2 l《中国名诗句通检》$ t4 L" R0 s% Z
《中国辞赋词曲名句通检》4 m/ q% P2 [' y' l8 k* M0 a& A0 O' z

& z# T" K& g+ w; S未出版:
. L1 N- H# m: S- r% V《中华大语典》6 W$ H# i3 V3 G$ \1 q
《中华诗典·黄河卷》
3 H5 j4 u' S8 ~0 \8 p0 y- S一典通6 c9 p) |( {% [8 d5 r

7 ^4 S0 F# Y4 Y" q( D9 T相关新闻:2 z4 t/ [& c) M
' D( {; O4 Y; |- [+ c9 V: o/ c
65岁的刘占峰是尉氏县人* s+ S) T% R8 N

; G) i- Y2 B7 c1 B刘占锋在退休前曾担任记者等职。他说,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逐步形成了一种 “集零为整”“集小为大”的文化结构,这是新时代文化传承传播的瓶颈。为中华文化构建新结构、实现中华文化精准检索,是中华文化大众化普及、国际化传播的关键性举措。鉴于此,刘占锋及其团队建立了以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库为基础的中华文化精准搜索平台,拟取名为“一典通”。
# e5 x  w* o) N
( @9 ~. E  F1 i, g2 m  H* H% o“一典通”将中华文化精华分为4 q( `) f) @; }4 `& H
- A7 G% J7 k- ~2 r; h  \- _$ Z
成语典故、精言妙语、思想观点等10个版块,
/ A$ @" c/ z' A! E9 S3 [3 h7 l2 o/ i2 r" z9 ~
根据内容特点不同分别建立类别目录,: a9 |$ p$ D- n+ X2 T8 V/ z& I9 s

( J+ Y7 P3 K+ d7 H6 ~2 V. c目前已为其中8个版块建立了
/ r$ |* U, x8 J2 j% P/ |: W
# W( J8 s' M4 n  @1 U( u. ^& B139大类700分类5586小类的相应类别体系。
世界上首部以黄河为题材的类编诗歌典籍——《中华诗典·黄河卷》将在我市杀青
/ G5 [, E& A) ?( ?2020-07-06 10:065 U5 e8 `# F2 X, I! m0 S/ B
去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全国上下很快掀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热潮。7月5日,记者了解到,由著名学者赵德润、王锦贵担任主编,开封学者刘占锋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华诗典·黄河卷》,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辛努力之后,将于近期在开封杀青,于黄河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出版发行。这部洋洋百万言的5卷本黄河大诗典,是世界上首部以黄河为题材的类编诗歌典籍。8 J' D$ Y* E# \8 X8 ]/ l: ]

) J, k7 S" m- v; X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奔腾不息的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受到无数诗人赞美,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宝库中,有多少歌咏黄河的诗篇,没有人能够说清。《中华诗典·黄河卷》可为人们解惑。3 x: ?+ \; m' K) I2 {% \. O) v
, \- f, x( Z+ }7 {0 r# P
《中华诗典·黄河卷》是在《全唐诗类编》《全宋词类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2019年10月开始编纂的。全卷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辽、元、明、清等各朝各代30多万首诗词中,选出与黄河有关的诗词8000余首,将其分为6大类35分类近600个小类,各归其类,以便查阅。在收录范围上,执行主编刘占锋说:“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黄河精神。几千年来,黄河下游人民在与黄河水患博弈中形成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黄河文化之魂、中华民族之魂。弘扬黄河精神,不能缺了其发祥地、承载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这部诗典不仅有依据类别体系设置的《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寄情黄河》三个分卷,还特地设置《黄河明珠》《黄河故道》两个分卷,选取了历代数千首诗词对当今黄河流域和黄河故道上近70个大小城市的吟诵。' @4 [$ b; [+ D

/ e) n, [+ n5 T/ x8 y*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称,“《中华诗典·黄河卷》是我国首部按照类别体系编纂的历代黄河诗词之集大成,其规模之大、体例之新,都是我国之仅见,是弘扬黄河文化最权威、最丰厚的教材”。0 d& C1 s" W8 U- n7 o

# S& `; I7 ?; T# S1 t0 c9 M我国二十六史专家、中华文化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锦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类书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大多是皇帝下诏、宰相牵头的“国家工程”。但这些耗资巨大的文化典籍基本上都是“皇家专用”的,“《中华诗典·黄河卷》的编纂,将是第一部老百姓也能看的新类书”。
& Y! y  h$ h. E0 c! z$ `: N( R
. V# s6 D( C. ~  x7 \& K' z又讯 7月5日,记者了解到,在《中华诗典·黄河卷》所收《黄河明珠》分卷中,开封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华诗典·黄河卷》是中华文化要素化类别化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E# {8 |! S* x* a; D. J

' Z3 P. j! |- Q& ^! [+ z, `* f  k刘占锋团队认为,开封地区是中华民族之“根”与黄河文明之“源”,开封地区是中华民族“魂”之所系、黄河文明“本”之所在。开封的“城摞城”奇迹,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开封的城市精神,最能代表黄河精神、华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之魂魄,在当今颇具时代价值。
2 L+ {4 m. Y" @1 I7 l$ e3 I* x& w5 O, j) t( f
据介绍,中华文化要素化类别化数据库及其精准检索平台建设,是刘占锋团队在中央文史馆和北京大学诸多学者的关心指导下,针对中华文化在新时代高效传播的结构性缺陷,对中华文化进行的要素化类别化重构。该团队之前编纂的《中华语汇通检》丛书,是我国首部任意字检索的大型工具书,曾被季羡林、张岱年、郭预衡等著名学者誉为“功德无量”。季羡林曾为此题词“通览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开创便捷高效检索系统”,张岱年欣然担任顾问并题词“检五千年中华经典,通十万卷人生智慧”。张岱年先生去世后,由我国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担任总顾问。《人民日报》报道称《中华语汇通检》为“亟待规范的辞书出版提供了一个范例”。2013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刘占锋团队编写的《成语通检词典》。随后,刘占锋团队又受崇文书局委托编写《中华大语典》。

3 C2 {9 b. X1 f, s; n( c0 \+ }( Q6 h1 J3 p, j9 V- b7 u) `  H5 ?
9 a( E. z3 f6 x) N) M&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3 09:18 , Processed in 0.0202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