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4|回复: 1

[讨论] 刚整理的一个字表示颜色的汉字,看谁有补充的没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4-9 16:51
  •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2-12-31 23: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䞓        chēng        赤色也。从赤巠聲。《詩》曰:“魴魚䞓尾。” 赬,䞓或从貞。????,或从丁。敕貞切——《說文解字注》& F, Q, n6 ^' o8 q; B
    赬        chēng        浅红色。再染谓之赬。——《尔雅·释器》晋·郭璞·注:赬,浅赤。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诗经·周南·汝坟》赬栏各落,偃蹇霄汉。唐·李白——《明唐赋》        # I: z( N# \+ Z* J  W( j
    丹        dān        丹砂的鲜艳红色。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 Q  e: x' a  |( a  C乌        wū        浅黑色【black;dark】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三国志·邓艾传》) b* L8 }/ g' ?' `& y
    兰        lán        同蓝。5 _# v4 P- Q6 w1 I3 k
    華        huá        灰白。【grey】多情应笑我,早生華发。——苏轼《赤壁怀古》4 \0 A3 Q2 f0 G* o2 r& G
    垩        è        白色土,引申为白色。垩,白涂也。——《说文》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山海经·西山经》。注:“垩似土,色甚白。”其土则丹青赭垩。——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诸侯黝垩。——《谷梁传·庄公二十三年》
    5 J3 f. j, F+ g( t1 L6 e: E+ z墨        mò        黑色如墨的。【black】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墨,黑也。——《广雅·释器》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国语·吴语》。注:“传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有墨。墨,黑气也。”其色墨。——明· 魏学洢《核舟记》俄倾风定云墨色。——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墨以葬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l' D! l: k) ]& b& I* z  o' D9 y奭        shì        用茜草染成的红色。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经·小雅·采芑》帓郃有奭,以作六师。——《诗·小雅·瞻彼洛矣》
    : Z; I& V7 R! d* x3 ?4 |# \嫣        yān        浓艳的颜色。日斜柳暗花嫣。——冯延已《三台令》
    # M# m0 v6 N! z$ v彤        tóng        赤红色的。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经·邶风·静女》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i: \) Q+ G+ _* e% B6 H
    曙        shǔ        黎明時微現光亮的天色。【light of early dawn】雞鳴還曙色,鷺浴自清川。唐.杜甫《江邊星月》
    ; j' v3 C( V7 Q5 Q3 A+ s( C, `朱        zhū        硃色,大紅色 。【vermilion】古代稱爲正色。網戶朱綴。——《楚辭·招魂》紫衣而朱冠。——《莊子·達生》朱衣冠,執朱弓,挾朱矢。——《墨子·明鬼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禹作爲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韓非子·十過》朱鱗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傳》朱纓寶飾之帽。——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t9 ?& d( B1 D& I, D3 G
    杏        xìng        黃而微紅的顏色。成熟的杏子的黃色。【apricot】
    - ~+ U5 y4 p* a% P. U! C  \7 v栗        lì        指慄殼的顏色,即深棕色。【maroon;chestnut color】 像熟了栗子殼那樣的顏色。出自於元末高明所著《琵琶記》第十齣《杏園春宴》。
      P; @6 i; A6 T/ t桃        táo        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pink colour】
    3 {5 y' I5 j1 Z" H9 j# ?- S棕        zōng        棕毛的顏色,即褐色。【brown】如:紅、黃、棕等各種顏色的布;棕人(指棕色人稱);棕綠(綠中泛棕色的一種顏色)。
    4 \$ F: N1 D+ `% r9 D, J橘        jú        红色与黄色的混合,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波长则在585奈米到620奈米之间。
    - V: O; n4 H) r9 I橙        chéng        红和黄合成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7 R. f  \/ L3 ^
    檀        tán        淺紅色,淺絳色。【light red】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臉紅而香);檀口(女子粉紅色的嘴脣);檀子(淺紅色顏料)
    2 u$ ^( A% T9 s: _. Z* U( i3 E7 l3 I殷        yīn        紅黑色的。【blackish red】殷,赤黑色。——《廣韻·平聲·山韻》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
    ' g* x( ]( ~4 J; B* T( g9 n( |$ [海        hǎi        海洋的颜色一般由绿色、青绿色转为青蓝、蓝、深蓝色。
    2 S% R7 {+ ~% r  x+ z5 H2 O涅        niè        涅石的颜色,呈黑色。涅,黑土在水中者也。——《說文》女牀之山,其陰多石涅。——《西山經》今以涅染緇,則黑於涅。——《淮南子·俶真》
      }6 X7 Q, g( g: G9 H漆        qī        黑色的。漆車,黑車也。漢·鄭玄·注——《周禮·春官·巾車》3 `) Z. Z8 M8 m
    灰        huī        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gray;grey】面色灰死。——《聊齋志異·促織》
    & z; i2 m9 l6 C5 Y6 H( k炎        yán        火红色。【red】。如:炎卉(鮮豔的花草);炎波(紅色的波浪);炎霞(紅色的霞光)
    5 y1 h" V' {& \4 G猩        xīng        鮮紅色。【scarlet red】俄而大轎內擡着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來了。——《紅樓夢》色紅如猩血。碧闌杆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唐·韓偓《已涼》
    : e$ V2 P& c( K8 H! e玄        xuán        黑中带红。【red black】黑而有亦色者爲玄。——《說文》五入爲緅,七入爲緇。——《考工記·鍾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緇之間,其六入者與。”夏纁玄。——《周禮·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八月載績,載玄載黃。——《詩·豳風·七月》天玄地黃。——《易·坤》篚厥玄黃。——《孟子》我馬玄黃。——《詩·召南·卷耳》+ a( q9 ^8 G% r" \
    白        bái        牛奶那样的颜色,与“黑”相对。【white】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說文》虛室生白。——《莊子·人間世》若白駒之過隙。——《莊子·知北遊》白晝大都之中。——《漢書·賈誼傳》白玉不毀,孰爲圭璋。——《莊子·馬蹄》鬚眉交白。——《莊子·漁父》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詩·秦風·蒹葭》目辨白黑美惡。——《荀子·榮辱》太子及賓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 s1 I$ X+ ^
    皂        zào        黑色。後作“皁”【black】黑人黑馬皁羅袍。——《封神演義》簇新新帽烏襯袍紅,搔皂皮靴綠縫,皂皮靴綠縫。——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 j( G2 V/ _1 L3 K6 J' Y
    皑        ái        霜雪一样的白色。【pure white】皚,霜雪之白也。——《說文》漂積雪之皚皚兮。——劉歆《遂初賦》浩浩皚皚。——枚乘《七發》。注:“高白之貌。”皚如山上雪。——古樂府《白頭吟》。
    4 V, \: y. a( m4 O4 P3 g皓        hào        潔白。【white】皓,白也。——《小爾雅》白石皓皓。——《詩·唐風·揚之水》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有五六老叟,龐眉皓髮。——《後漢書·劉龐傳》曼理皓齒。——《韓非子·楊權》延頸秀項,皓質呈露。——曹植《洛神賦》絳皓駁色。——清· 姚鼐《登泰山記》
    ( H; S7 l6 ?) T1 o3 p! \0 j- }$ C皤        pó        老人白。【white】皤,老人白也。——《說文》賁如皤如。——《易·賁》。集解:“白素之貌。”皤皤國老。——《後漢書·樊準傳》。注:“白首貌。”# ?' o4 k2 N# Z, Y( u
    皫        piǎo        没有光泽的白色。皫,白色也。——《玉篇·白部》凡物色不澤美者皆曰皫。——明·張自烈《正字通·白部》鳥皫色而沙鳴鬱,豕望視而交睫腥。——《禮記·內則》$ q, w% V0 S  t) {
    盭        lì        通“綟”。草綠色【grass green】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如淳曰:盭,綠也,以綠為質。《唐·顏師古·注》3 ]" F1 X4 G0 h+ s
    碧        bì        青綠色【bluish green】綠碧青絲繩。——《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碧峯巉然孤起。——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寒則蒼,春則碧。——王夫人《小云山記》
    ' a' n, f- u% ]' e  f7 x/ O) }米        mǐ        像米粒那樣淺淡的黃色。【cream-colored】米色是介乎於駝色和白色之間的一種都市色彩,它具有駝色的優雅大氣,但又比駝色多了幾分清爽宜人;它具有白色的純淨浪漫,但又比白色多了幾分溫暖和高貴。在都會女子的衣櫥裏,米色沒有橙色亮麗,沒有黑色經典,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它的穿着率卻極高。, ^0 m! t  S9 q4 w% K# }2 U
    紅        hóng        FF0000        像鲜血一样的颜色。【red】紅,帛赤白色也。——《說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縉紅繎。——《急就篇》。顏注:“紅,色赤而白也。”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釋名·釋採帛》紅紫不以爲褻服。——《論語·鄉黨》
    6 R' g2 Q8 z( [素        sù        白色,雪白。【white】秦伯素服郊次,鄉向而器。——《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服尚素玄。——班固《東都賦》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古詩十九首》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元· 關漢卿《竇娥冤》5 c' m( u3 r5 K# U8 x1 M- O
    紫        zǐ        紅、藍合成的顏色。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論語·陽貨》紫,帛黑赤色也。——《說文》惡紫之奪朱也。——《論語》。孔注:“間色之好者。”玄冠紫緌。——《禮記·玉藻》紫衣狐裘。——《左傳·哀公七年》紅紫不以爲褻服。——《論語》紫綺爲上襦。——《樂府詩集·陌上桑》佩紫懷黃。——南朝樑· 丘遲《與陳伯之書》披紫衣。——唐· 李朝威《柳毅傳》
    0 p  N8 h, l& O* I& ?+ i- R  {6 n綟        lì        用䓞草染成的黑黄近緑的顔色。綟,帛戾草染色。——《説文》皇后赤綬玉璽,貴人緺金印。緺綟,色似緑。——《漢蔡邕獨斷》加黄門印緑綬。——《新唐書王世充傳》& Y( B' Z' b8 v" w- j% d
    綠        lǜ        比剛長的嫩草的顏色深些的顏色或呈豔綠,或在光譜中介於藍與黃之間的那種顏色。【green】帛青黃色也。——《說文》君朱綠。——《禮記·玉藻》綠葉素榮。——《楚辭·橘頌》。注:“猶青也。”綠車名曰皇孫車。天子有孫,乘之以從。——蔡邕《獨斷》綠碧青絲繩。——《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5 r1 C( |& f6 |; H5 r
    綦        qí        深灰色。[dark grey】綥,帛蒼艾色。——《說文》縞衣綦巾。——《詩·鄭風·出其東門》。傳:“蒼艾色女服也。”四人綦弁。——《書·顧命》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禮記·玉藻》
    8 A, S# `4 H2 x绀        gàn        紅青,微帶紅的黑色。【dark purple】紺,帛深青揚赤色。——《說文》紺,青色。——《廣雅》君子不以紺緅飾。——《論語》。集解:“紺緅紫玄之類。”
    / z. |6 A  X, k" ^练        liàn        白,素色。【white】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爲其可以黃,可以墨。——《淮南子·說林訓》
    ! i- _2 L# j/ }/ s& `7 X& Z绛        jiàng        大红色。【deep red】絳,大赤也。——《說文》纁謂之絳。凡九旗之帛皆用絳。——《廣雅》絳樹在其南。——《淮南子·地形》綸組紫絳。——左思《吳都賦》絳皓駁色。——清· 姚鼐《登泰山記》4 l2 N" R5 W6 G4 Z/ T
    绯        fēi        桃红色。【dark red】緋,帛赤色也。——《說文新附》佩服上色紫與緋。——韓愈《區弘南歸》
    5 i7 a/ g, D  U% N& k  q! ?& u绾        wǎn        绛色,浅绛色。【deep red】綰,惡也,絳也。——《說文》。段玉裁改爲“惡降也”。注曰:“謂絳色之惡者也。”
    ! o" i& |- ~4 ^缁        zī        帛黑色【silks black】緇,帛黑色也。——《說文》緇衣之宜兮。——《詩·鄭風·緇衣》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韓非子·說林下》素衣雖成緇,不爲京路塵。——陸游《自小云頂上雲頂寺》, I9 w* T! H) l9 f9 H$ _% C* Y
    缃        xiāng        浅黄色【pale yellow】緗綺爲下裙。——《樂府詩集·陌上桑》帛淺黃色也。从糸相聲。——《说文解字》賈人緗縹而已。——《後漢·輿服志》' F+ K# E* n' k" G" y" B! ^5 d' p3 d6 J
    缟        gǎo        白色。【white】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列子·湯問》縞,素也。——《小爾雅·廣詁》縞衣綦巾。——《詩·鄭風·出其東門》兵皆縞素。——《漢書·高帝紀》。注:“白也。”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帝縞素避正殿。——《後漢書·順帝紀》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南朝宋· 謝惠連《雪賦》
    ! n) I# j" Y+ O/ [+ f7 T( Z! B; _缥        piǎo        绿色而微白。【light blue】縹,帛青白色也。——《說文》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吳均《與朱元思書》0 p% r  P. i8 u/ s) _
    翠        cuì        青、綠、碧之類的顏色。【bluish green】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其三)》青樹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V+ K; _6 N4 r& P
    苍        cāng        灰白色。【grey】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白居易《賣炭翁》
    8 h9 [  _, d- t7 Z" t& {9 E茜        qiàn        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deep red】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唐· 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庭榴結實墊芳叢,一夜飛霜染茜容。——宋·劉子翬《石榴》
    & z* l0 j5 A3 i' y3 I5 N蓝        lán        晴天天空的顏色【blue】秋鳸竊藍。——《爾雅·釋鳥》。注:“青也。”上有蔚藍天。——杜甫《冬到金華山觀》以藍手巾裹頭。——明· 魏禧《大鐵椎傳》
    1 j/ Q' r* g7 n0 c藕        ǒu        像藕一般淡灰紅的,相對於藕荷色來說更嫩一點。。老和尚近前看那少年時,頭戴武巾,身穿藕色戰袍,白淨面皮,生得十分美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 `+ |) o7 k0 Z/ C3 O褐        hè        黃黑色。如:茶褐色。
    ! E0 O, z' L4 t9 k) Q6 {; v# F褐        hè        黄黑色。香烟的白纸使得他的脸色更加褐暗。——艾青《兵车》褐煤(煤的一種,多爲褐色,除可作燃料外,還可以提煉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稱“褐炭”)。褐藻(藻類植物的一大類,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類,富含碘質和膠質,海帶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 ~# w. t0 d+ D  p& x赤        chì        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其色赤,心色也。——《素问·风论》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0 o# M" R* O6 }. w9 ?& [赪        chēng        浅红色。【red】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宋· 陆游《过大孤山小孤山》" u8 C! ~+ X% N& i, p
    赫        hè        红如火烧。亦泛指火红色。【red】赫,火赤貌。——《说文》赫如渥赭。——《诗·邶风·简兮》
    8 P; g! C. ]) }% m% c. U0 o' A赭        zhě        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reddish-brown】赭,赤也。——《广雅·释器》桃汤赭鞭。——《汉书·王莽传》。师古曰:“赭,赤也。”赫如渥赭,公言赐爵。——《诗·邶风·简兮》
    3 E0 g( [  T, N6 f9 W/ H赭        zhě        红褐带紫色。【reddish-brown】赭,赤也。——《广雅·释器》桃汤赭鞭。——《汉书·王莽传》。师古曰:“赭,赤也。” 契丹赐重威赭袍,使衣以示诸军。——《新五代史·卷五二·杂传·杜重威传》$ @! X4 X# i; X1 K2 c
    赯        táng        紫红色。【red】赯,赤色——《广韵》????徒郞切,音唐。赤色。——《唐韻.集韻》人面色紫曰赯。——《肎綮錄》
    3 s0 e& \5 d7 B金        jīn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golden】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1 C& g. j7 H$ C
    银        yín        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他真想立即看见那条河,一条银白色的河。——茹志鹃《澄河边上》( o* R0 ?0 Z# J  q, T; {6 U/ W+ L' i
    青        qīng        深绿色。【green】两岸青山相对出。——唐· 李白《望天门山诗》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青箬笠。——唐· 张志和《渔歌子》青树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O( o2 v7 S3 C/ q" X5 u+ d靛        diàn        用蓼蓝叶泡水调和与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indigo】潭有碧如澄靛者。——徐霞客《游雁荡山日记》+ R  }+ W5 g3 \* N# r
    驼        tuó        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light tan】! d" a; b1 I- H  R
    鹤        hè        白色,通常指头发。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Q/ J" b* ~6 x& A5 ^2 {
    黄        huáng        黄色。【yellow;sallow】黄,地之色也。——《说文》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2 T" ^: |& b4 Q7 T" H6 x
    黇        tiān        浅黄色。【light yellow】白黃色也。从黃占聲。——《说文解字》白色之敝而黃也。《說文注》
    6 \* q! f0 A1 B! `; e黈        tǒu        黄色。黈,黄色。——《集韵·去声·厚韵》穀梁傳莊公二十三年:“禮,天子諸侯黝堊,大夫倉,士。”范寧注:“黈,黄色。”亢倉子全道:“夫瞀眎者,以黈爲赤,以蒼爲玄。”7 v. Y. X, i. F0 T% n
    黑        hēi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尔雅》坤为黑。——《易·说卦》黑气乃辱。——《素问·气交变大论》郑公孙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楚公子黑肱。——《左传·昭公元报》大夫黑弓,礼也。——《荀子·大略》: w  z2 b: i, X0 i; S# e
    黓        yì        黑色。黓,皂也。——《广韵·入声·职韵》黓,黑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八上·释器》
    + E2 W1 }3 o/ w/ o& }$ p# o/ x8 j/ S黔        qián        深黑色【black】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说文》以为黔首则。——《礼记·祭义》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六年》/ ?. m  ^+ C& \6 r
    黕        dǎn        乌黑、黝黑。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文选·潘岳·藉田赋》1 L6 Z! j& }2 x9 q  N: ]' d1 j: p
    黛        dài        青黑色【black】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 F- s3 {) ]2 i3 W& d. P+ s% t黝        yǒu        微青黑色。【dusk】黝,微青黑色。——《说文》黑谓之黝。——《尔雅》其祧则守祧黝垩之。——《周礼·春官·守祧》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尔雅》云:“黝,青黑。”阴祀用黝牲,毛之。——《周礼·地官·牧人》
    6 v" ?6 t# c) N1 V& {6 u% h: f3 F0 J, @黢        qū        形容很黑。【pitch-black;】那是一个黢黑的深夜。——郭澄清《大刀记》黢黑油亮的蛐蛐儿,得儿得儿叫个不停。——鲍昌《庚子风云》: J% Z1 q- x, @
    黧        lí        黑中带黄色。【dark colour】黧,黑而黄也。——《广韵·平声·齐韵》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O: |6 g4 b* w6 e3 y黩        dú        污秽,引申为黑色的【black】林木为之润黩。——《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黩,黑茂貌。”. @0 N; c9 G( v4 D
    黭        yǎn        深黑。【black;dark】果实黭黯黑也。从黑,黭声。——《说文》鄙人黭浅。——《四子讲德论》黭日翳而罘连,黭天开而中绝。——唐· 李华《含元殿赋》8 U) A' U' M+ g2 R# f9 ~, S
    黮        dǎn        深黑色。桑葚之黑也。从黑甚聲。他感切——《說文解字注》
    6 f6 C, b/ K- ^$ r" J黯        àn        深黑色【black】黯,深黑色也。——《说文》黯,黑也。——《广雅》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m4 J; |5 N3 M* K) ^- z5 {
    ????        xūn        浅红色。淺赤色【pale red】。纁,淺絳也。——《說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 1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我好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0 06:42 , Processed in 0.0208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