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asy 发表于 2016-9-26 13:05:42

zz《新世纪英汉大词典》专业词汇的译文不专业

本帖最后由 Oeasy 于 2017-3-1 22:41 编辑


- 典评:英汉大词典 https://mp.weixin.qq.com/s/9oEzzd1y0k4CNSIspqUTvg
- 找茬:沪江小D《新世纪英汉大词典》 https://mp.weixin.qq.com/s/fBxUn2h8KEETrwgoHebsUA
- 从 O'Reilly 看《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的例句翻译 http://mp.weixin.qq.com/s/gTm8S61oAV-RQtYhByqC_Q
- mystery 条《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的一个错译 http://mp.weixin.qq.com/s/vOIvfC_CvBH40vKwffTxxQ
- 《新世纪英汉大词典》又一个疑似问题条目 http://mp.weixin.qq.com/s/c9Kv3VbamJ_iCdY5nWXWRA
- 找茬:沪江小D《新世纪英汉大词典》 https://mp.weixin.qq.com/s/fBxUn2h8KEETrwgoHebsUA
- 金山词霸、有道词典、沪江小 D 等的柯林斯有什么区别? http://mp.weixin.qq.com/s/DQJcS76l71fr90QIpWlDDA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67668/


woaini123 发表于 2016-9-26 14:00:22

我也看到这篇了,目前所有词典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专科译名不够专业地道,收录的译法已淘汰不用等弊端。从我最近以来对这部词典的大量查证结果来看,虽然略有失误,但总体还是非常可信的(至少从帮助理解的角度),译文质量也略高于陆老的大英汉,因为后者出的早,也是受限于当时的编纂条件和用语环境。

专科译名不准确还有一个原因,毕竟是综合性的词典,难以囊括所有行业在所有使用场景下的用词习惯,当然业内最常见的说法还是不应该漏的。词典编纂应该邀请真正参与各个行业真实文本翻译工作(而非一般性泛泛的翻译)的实战专家,而非单靠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专家,这些人对各行各业真实用语习惯的了解有时真的不如深入一线的翻译实践者,还有就是在各领域知名公司工作多年的老鸟也最了解本行业的真实用语习惯。

belleyeah 发表于 2016-9-26 14:22:52

综合性大词典在这点上没办法,做不到面面俱到词词严谨。
譬如英汉大词典的专业词汇问题:石油词汇(钻井平台等错译),电影词汇,体育词汇(美式橄榄球术语等很多错译);法律词汇;等等。

Littlebush 发表于 2016-9-26 15:38:38

有点吹毛求疵了,专科的东西如果是本专业人士根本不需要这种综合词典,对于外行和翻译来说就只有多看百科类的,多请教了,有些东西光有个名称里还是不理解啥意思。这部我觉得是目前最好的英汉词典,比其他任何一部都高出一个档次,非常期待有电子版的。

Littlebush 发表于 2016-9-26 15:41:19

这种中外著名出版社合作的明显要比中国学者自己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质量要高,例如牛津英汉汉英也很不错。期待以后能继续这种合作的路子,编辑中一定要有国外母语专家,方便相互切磋、讨论。总体来说目前外研社是个值得信赖的牌子。

大熊部落 发表于 2016-9-26 16:12:11

P1271:honeysuckle忍冬属植物
原贴作者认为:忍冬就是金银花,为啥不加上金银花这个译文呢?
本人认为:如果释义为“忍冬”,则应该再加上“金银花”。但释义为“忍冬属植物”,则不宜加上“金银花”,因为“金银忍冬”(俗称“金银木”)等也是“忍冬属植物”。当然最好写成:honeysuckle忍冬属植物,如:忍冬(俗称“金银花”)。

P1471:kohlrabi球茎甘蓝
原帖作者认为:为啥不收“芣蓝”这个译文?
本人认为:首先,不是“芣蓝”,而是“苤蓝”。其次,“球茎甘蓝”比“苤蓝”更易懂。当然最好写成:苤蓝(俗称“球茎甘蓝”)。

顺便提一下,“专家”们制定专有名词往往带有随意性,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考虑名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比如中药“红藤”,老祖宗们一直这么叫,常用对药“红藤败酱草”朗朗上口,如今偏要改叫“大血藤”。
还有Amazon,以前一直叫“亚马逊”,不知什么时候改成“亚马孙”了。

woaini123 发表于 2016-9-26 17:45:55

Littlebush 发表于 2016-9-26 15:38
有点吹毛求疵了,专科的东西如果是本专业人士根本不需要这种综合词典,对于外行和翻译来说就只有多看百科类 ...

对于翻译来说,网上的资料太过繁杂,不好甄别,有时候要找一个通行于某个领域的地道译法是难上加难。词典理应多给出 real world 中经常用到的译法示例,而不应当只是编者自己根据英文解释概括出来一个不专业的模糊说法。现在查词典越多就越会发现,先不说专业词汇的译法,就一般性词汇而言,在翻译实战中那些高阶学习词典给出的译法大多不好用(牛津、朗文等已经不好使了,柯林斯高阶的译文相对更有借鉴性)。比如 verify 这么简单的词,大多数词典都没有“验证”这个最最惯用的译法,都是“核对、证实”,不能说错,但就是不准确。还有像上面那个honeysuckle“忍冬”的例子,大多数词典都没有给出“金银花”,而去查汉英词典“金银花”,都是给出了“honeysuckle”。这一点实属不该,连最常用的说法都没照顾到,词典的实用性哪去了?除了生物学术领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正式场合用到“忍冬”的几率太低了吧。

woaini123 发表于 2016-9-26 17:55:35

Littlebush 发表于 2016-9-26 15:41
这种中外著名出版社合作的明显要比中国学者自己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质量要高,例如牛津英汉汉英也很不错。期待 ...

同意,目前最新成果都是中英合作编纂的,对美语的涵盖度还是不够,但实际上现在美语比英语更盛行,期待下一步能与 Random House 合作,基于 Random House Unabridged 2016 编写英汉词典,把美语这一块补齐{:4_104:} 。啥时候要是中英美等各国专家联合搞一个国际英汉词典,那就再好不过了!{:4_10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z《新世纪英汉大词典》专业词汇的译文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