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0102 发表于 2018-8-11 21:19:17

要当翻译,学好汉语和文化心理学任重道远

小A同学提问:最近在学日语,然后学到日语被动,发现很多地方用中文翻译感觉很奇怪,可是转念一想,中文的表达方式其实才是主动表被动,比如“这本书卖的好”应该是书“被卖”才对,应为感觉书不会主动去卖自己,是不是中文有存在类似的主动表被动呢?

小C同学回答:主动、被动是主语和主动词的逻辑关系,个人认为“这本书卖的好”并不能这样解释,因为汉语是主题优先语言,“这本书”应该看作主题,“卖得好”是述题,是对主题的陈述、解释。

中文是个很奇妙的语言。很多语法解释不了的区别和话语分析,要在对比语言学领域得到诠释。

meowgood 发表于 2018-8-12 08:02:59

本帖最后由 meowgood 于 2018-8-12 08:11 编辑

看过什么分析,就是说中文(特别是古文)的信息熵是最高的,同样的文章压缩成不同的语言,中文的字数是最少的,最精炼。
日语的畅销书和英语一样,ベストセラー(best seller),各种喜欢片假名写的外来语(因为汉字不利于普及,还要学音读训读,片假名背一下就ok了),已然不纯净了

Saxons 发表于 2018-8-12 14:48:40

meowgood 发表于 2018-8-12 08:02
看过什么分析,就是说中文(特别是古文)的信息熵是最高的,同样的文章压缩成不同的语言,中文的字数是最少 ...

汉语精炼是不得已为之,纸还没有出现时,受当时书写工具的制约,只能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信息。想想几千汉字要用多少斤的竹简,语言不简炼的话,光书写就一种痛苦,携带运送也非常不方便。

漫步听风 发表于 2018-12-6 08:54:55

想起以前大学时候,教育方向比翻译方向好学多了

wikippade 发表于 2018-12-21 15:39:57

一个翻译家不仅外语要好, 汉语也要好.

kandict 发表于 2018-12-29 15:47:39

Saxons 发表于 2018-8-12 14:48
汉语精炼是不得已为之,纸还没有出现时,受当时书写工具的制约,只能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信息。想想 ...

其它所有语言的发展都有这个过程吧

Beaman2017 发表于 2019-1-3 16:43:19

我和来自阿尔及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工作者做过深入交流,才明白原来我们从小学习汉语的方式,就和我们一直以来羡慕并推崇的“英美英语教育方式”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习惯性模仿”,而非“精研式探究”;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则又刚好如同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一样,学完发音之后,什么名次、代词、介词,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什么现在,过去,将来都是要一一掌握的。绝大多数国人都可以顺畅地用中文交流、书写,但几乎少有非专业人士能清晰地分析中文的语句结构或是文章脉络——即便是从事语言教学的老师,在脱离了工具书的情况下怕是也颤颤巍巍,因为这些文法本质上不影响母语使用。
我自己英语水平勉强说得过去,对汉语的兴趣非常浓郁,目前正在学习法语、韩语和德语。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语言之间的相通及相似远超我之前的想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当翻译,学好汉语和文化心理学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