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4 13: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hemusa 于 2017-6-4 16:40 编辑
2 O" k+ }& \8 e6 }5 G" n% e8 D9 p
2 ~- d) n: v3 H8 ?1 `2 g. E: p; n$ w1 K: M
这个,我想说两句。# L. M8 R% H/ Y9 H
6 Z D' l8 T: f$ H+ V
我赞伍教练英语要用起来的观点,因为最根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用中学”和“错中学”,不多说了。. P3 `0 W5 M9 U+ X
* \- j: g3 @! o }% ?+ s# L% e+ p
我也同意,把一本大型词典全部背下来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被这种大型词典也未必是好的学习方法,也未必有必要。. z7 l8 r- ` K, u6 b
9 ^" Q8 X7 ?8 Y% R' [# d: c
然而我也赞成经常翻阅词典(除了用时查)。原因是有好多词和说法,靠平时的积累是很难碰到的。
: x6 f3 t/ B0 Y+ d
9 _! D* ?5 f) z8 c: A& k其实很多话用汉语说很简单,一用英语说就不行了,原因是什么?语法吗?语音吗(当然不是)?都不是。原因就是词汇不足。单个的词就有很多,不说别的,就说平时吃的蔬菜、水果,还有很多菜名、食材,这些都是口边话,必须掌握的,用英语能说出来吗?专业短语、术语就更多了,很多东西英语有固定的说法。如果是阅读,可能一看就明白,或者查查词也就懂了,但是自己说就说不出来。为什么呢?很简单:不知道、没见过。' E. W, e7 G" T1 a
/ }; `' R& h6 G
所以多翻词典不仅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最好是经常翻、反复翻,最后到翻遍、熟悉的程度。6 P5 _9 P7 L* E5 d
3 H3 X1 T* b' C P, d4 [- f0 _8 P
我佩服那些翻译,特别是口译、同传,我认为它们的外语水平是最高的。一个(文字)翻译家,可能翻译的作品水平很高,但是他可以为了一个词、一句话花上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去慢慢查,但是现场翻译是不行的,所以平时的知识储备就必须非常扎实。; Y! x9 r$ L6 D8 d! \
) \/ \0 i, K; A! H" ?
这些人可以说普通的中型词典基本上都是完全掌握的,背词典的功夫是逃不过的。即使这样,它们在"“出任务之前”还要做准备,比如你要去一个石油专业会议上做翻译,那么前几天或个把月、几个月内,就要把有关的词典或词表拿来突击加班,否则就做不好工作。如果临时把你捉去,任你是高级翻译,也可能“出状况”了。8 m: i0 x8 @2 Q' K% B7 B
& U; j. \' y7 U: |0 D- L
我记得非典时期的一个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一个高级翻译可能也是被临时抓来的,在翻译“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时候,就不会了(也许是不确定),老老实实地问旁边的官员(不是油条政客),这个词对于医学生来说可能是必备词汇,但是一个高级翻译也可能拿不准。问官员,我觉得无可厚非。
' J" u, D( F+ n- {1 g% q9 x! |9 Z7 W' O% D5 e; {# P* o7 W
说到背《现代汉语词典》,背我是没背过,但是我翻过无数次。而且我看书的时候,喜欢在上面写字(这也是我喜欢买书的原因之一),有的书都写满了,有的地方甚至写过了又写,于是套在原来写的字上面。我那本第四版的《现汉》,就是这样,虽然没有“破烂不堪”,但是字写得密密麻麻,书页也失去了原有的颜色,书壳掉了粘上,粘上又掉了,再粘上就只能那么吊着了,聊胜于无。(我比较爱惜书籍——除了在上面写字,即使被翻了无数遍,写画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书角都是不蜷的。书页颜色变了也不是因为翻脏了,而主要是因为时间长了。)" L, U3 [! m: e
0 t( A$ `4 ]+ B还有一本古汉语词典也是这样。因此我读研的时候,老师很欣赏我这一点,把我叫做“活字典”,这当然是鼓励的意思,其实我知道的还是很有限的,而且不常用的字词看了还会忘。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那时候我们学的课不少是有关古代汉语、语言史的。我经常用文言写一些特定题材的文章或古体诗词。这是一般同学做不到的,哪里来的词汇,除了多阅读积累以外,就是翻词典翻来的。; m& {4 t7 g* N: N
" J5 t7 X) n5 y/ O( V% N说到这个,又想起一点旧事,不妨说说。话说我写的古体诗文,虽说不是“千古名文”,但是文字、体式、内容、文采是基本过关的。有个学友跟我一个导师,不知道为什么老是到导师那里说我坏话,各种各样的,有的是有影儿的,有的是根本没影儿的,而且我很久都不知道。有影儿的是什么呢?比如说我写的诗文,她到导师那里去说,都是《汉语大词典》上查来的。《汉大》我是经常查,但是从那上面能查出诗文来吗?字词不懂,查查可以。要写文章,怎么查呢?开始的时候,导师还是和以前一样比较欣赏我的,不以为意,大概她说的太蠢了。后来她开始说没影儿的事了,说了哪些我不都知道,但是有的是知道的,因为导师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她说的是很恶毒地破坏我和导师关系的话,我不以为意,以为导师不可能受那么低级的话影响。没想到我错了,导师不仅受了影响,而且几乎到了仇恨我的程度,表现也十分差劲,几乎到了不足为人师的程度。要是现在,我可能会主动跟导师沟通,不是很难解决。但是那时候,我觉得主动地去跟导师说,猜测人家可能说了什么什么坏话,比较低级,就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结果吃亏了,后来和导师关系很尴尬。他表现得就像个小痞子似的。我不忍则坏“师道尊严”,忍则忍无可忍。但我还是忍了。当时有同学劝我换导师,而且其他导师还是很喜欢我。可惜我又没有接受建议。) N, q. |* P9 k+ o/ D! f D
1 B& f9 O) Z" t8 G; W0 W8 b
说到这位女同学,脑子似乎有点问题。她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对我有点意思,大家一起活动的时候,她总是莫名其妙地呼哧呼哧笑,跟个神经病似的。我对她没有一点意识。大家要参加活动,或者老师叫做什么事情,常常是男生到女生宿舍楼前面去喊女同学。别的女生都是很快就下来了。她总是过半个小时都不出来,最后那忸怩作态地出来,脸上一副装逼的神态。这点尤其让人无法接受。你呼哧呼哧就呼哧呼哧好了,我不搭理你。你把我放在门口傻等,我可没法遭那罪。
; p4 f8 P4 o2 U; @/ H6 w5 c# I
. {) u" A, w( ]: H* i到考博的时候,本来我老早(读研不久)跟导师说过了,要靠某某学校,那时候同学也都在场,她知道的。那时候导师还挺高兴的,说要给我推荐。没想到,这个女同学后来竟然要靠同样的学校、同一个导师。这就怪了。导师也不支持我了,还说:你真以为某某(我拟报考的导师)是个人物?(类似的话,意思相同,比这难听,我记不清了)。这什么导师呢?我大吃一惊,我刚读研就准备考博,而且一直是按照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这个导师准备的。而且,我经常写一些大大小小的论文,有的是不太成熟的思路或想法发在群里或BBS上面,有的我也发送给你报考的导师求指导。非常作难,最后我痛下决心,换了一个学校和导师,但是还是经常写那些东西。没想到,她总是在我之前,把它们发给那位博导。这样一来,那位博导就一直以为我是个偷窃的无耻小人了。这是我毕业以后才知道的,因为后来那位导师的同事(也是博导)和我谈起这件事。但是,他们老早就发现,那位女生是个假货,因为他们和她讨论那些论文和涉及的文献的时候,她根本就不知道论文在说什么,只知道那些字,不懂其中的内容。她后来也发现报考那个学校根本无望。更难以相信的是,我换了一个拟报考的学校和导师,没想到她又跟导师说,她要考那个。更难以置信的是,导师竟然又支持她,而且甚至连考博都不支持我了。后来,前面说的那位博导问我硕导是谁?我想他知道是谁,他的意思是让我谈谈对他的看法。我说了他一些好话,就是一个程式,我想总不能说他如何如何不好吧。别说还不熟,就是很熟悉了,也要很知心才能说这些话的。听了我的话,当时那位博导脸上现出的表情非常特别,什么也没说,转到别的话题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
! O- B% s/ C( N) }0 j! x8 `. n/ R0 r+ M6 I
1 ~6 Q" m2 P, N. y" `) ~6 V' `% f3 z
' e4 p0 P5 ~: P2 L& i* K( B- W有点扯远了。我这也是说人不好了,但是是事实。还有些话要说,以后也许会说。这次暂时说这些。起个头,放在忘记:说起“活字典”,还有个同学,也很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