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2 2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答如下:. ]! m/ }% Y# ?0 w2 [! k! O$ ?
, j, u, a: r' D' _' D- z, G
一、 严格来说,第一个句子是不正确的(尽管这篇文章很可能是英语母语者写的)。这涉及到这样两个问题:
7 N% D% i1 l# o$ N8 n6 P& s$ _& ]; n9 Z u$ L& J p6 Z; v
1. 过去发生、已经结束的事情能否用现在完成时?
* m6 Y$ Y0 l2 n+ B! l3 @
; z t1 [' z# v T; y. M0 ]答曰:可以,如果着眼于此事对现在(或包括将来)的影响。- F1 a) s: S% J$ j
4 w6 \' E) m* Y+ o* X3 K- w( j
---- Can I go out for a swim, mom?
1 W7 s9 Z: q" A% n% _# _1 W& O---- Have you finished your meal?2 U( t4 V3 s% [# p1 [
---- I have. [ I had finished it half an hour ago].
; @5 V' G/ c% }$ R+ W# v---- So you can.
' F$ H0 `+ M/ U3 I( L3 K5 o Q
) U8 I" }! d; d: D' i) L% n' E2. 如果有明确的过去时间状语,还可以用现在完成时吗?+ x9 G! z9 Y4 E4 M; j
7 K) C' t$ b4 b0 t; u' H答曰:严格来说,不可以。0 P) F& K! y1 f$ Y1 `( j2 C; y8 f f
% `7 l u3 ?) I* s/ V3 H* q
楼主提问的句子就是这种情况。英语讲究动词的时态与时间一致。
; z* x$ ?" F9 Y& ?
3 d; u1 ^! }" t二、 第一句为什么用完成式、第二句为什么用过去时?7 @% B' f4 ]- z* a
5 i8 W8 i7 V7 C$ A) s( C8 g7 D这两句话都是讲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现在的参照价值(过去如此如此,现在也可能如此如此)。因此,两句都可以用完成式(都要用过去完成时)。但是讲话写文章都忌讳老是连续地用同样的句式或词语,所以言者往往有意无意地改变一下。由于两句话所属事情都是过去发生的,因此换用过去式是比较好的。
5 \& i# y j) n$ t/ ~. ] w, R7 [1 \' z
母语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可见这个对中国学生比较困难的问题,实际上母语者有时候也会犯糊涂,原因就在于事情确实是过去发生的。虽然它不是不可以用现在完成时,但是若有明确的具体的过去时间的状语,就不能用现在时。
) c) E% N9 g$ ?; d
" y6 S$ P, b* R& t三、媒体,尤其是知名媒体会出现错误吗? A* c: n2 j, l$ N6 e% v0 l
4 C8 O4 X7 I' a) e M7 a2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媒体亦然。如果我们想一下,我们每天听到看到或说过写过多少不规范、不正确的句子,就可以理解了。只要不影响交流,尤其是口语中,大家都不会很在意。/ U% T, S6 e% D- m0 P
# @1 w- X9 v8 A7 K" X
但是正式出版物,应该力求无错、少错。过去纸质媒体尤其是知名媒体是很重视这个问题的。纽约时报(印刷版)长期被当做媒体语言的典范,人们教学、研究常常拿纽约时报上的句子、用法作为例证、依据。这是他们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信誉。(纽约时报网站曾经长期保留过去多年的纸版报纸文本供下载,收费。现在可能没有了。现在纽约时报网站似乎也被党和政府不唠嗑block了,很难访问,曹它马的)。
$ h3 i4 U5 }: M, E
+ T) r" S/ {. b# q( W) @7 i3 z- S+ A( r过去这些知名媒体往往有些“找错有奖”的小项目:整张报纸(相当于一本书的规模),只要读者找出任何一个拼写、标点、排版错误,或用词、语法错误,都有奖励(奖励前若干名)。因为编辑、校对、排版非常认真、严格,所以错误是极少的(信誉就是这么挣来的)。为了让读者免于“失望”,有时候编辑会故意留下个别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让读者“挑刺”。读者找到错误,得个小奖(一件汗衫、一桶牛奶啥的),不为图钱,但是也很得意。
3 r9 ]; h( v: P: z q5 I3 f% z8 q" ?$ {& W# ?3 K6 S; C" U
但是现在电子出版物很多,每天的信息量很大,编辑、校对的工作量太大,错误很多,无法令人完全满意。
8 d+ c) A+ A( k+ I3 g7 f; N1 O/ T, S& Y
四、英美有人给媒体的语言“挑刺”吗?7 t5 V' ~" t7 @7 n$ s; T8 p+ u3 x+ V
% r9 k# G9 l9 U
我们国家有一本很不错的小杂志,叫“咬文嚼字”,一度很受欢迎。经常挑媒体的“刺”,同时普及了文史知识。英美的情况我很不了解,但是有时候网上可以找到类似的文章。我就看过一篇文章,挑了五十个(数目不一定准确)错句,都是知名媒体上的句子(当然不会是网上的普通文章,否则没有代表性,因为错误很多),一一讲评。(但是其中至少有好几个是作者认为不好,而实际上很普遍的语言用法,也就是说实际上存在争议)。
- A# ]( R' W* i: i4 G2 s; k# a5 _# o% v1 K! ~
五、顺便说一下,楼主提这样的问题,最好把网页链接给出,便于答者查看、核对或寻求更大的语境。这个问题以为是图片,上下文也比较全,还是比较明白的。有的人提问,光秃秃地拿出一句话,叫人想帮他又不好下手。. s4 o7 n1 \* h0 ?. I3 ~$ n
1 ]! K- B4 x%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