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书。
" m6 y; u' ^! ^' {- s
( T6 g; P( l7 C看似枯燥无聊,背后却往往有着最有趣的人物和出人意料的传奇。
1 I6 v5 a* q/ v- m
日本的《编舟记》,和韩国的《词典》,都证明了这点。
. P7 d$ e5 \+ \3 u4 X" n4 I: {: m, p
不过,这两部的故事固然有趣,但片中的词典,论起体量实在是个「弟弟」。
) g+ t* } }! b& X
而词典界的「老大哥」,毫无疑问是《牛津英语词典》(OED)。
u* T8 _- ~+ l* Y
3 M V0 c) f8 K6 g9 d' _
它为这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设定了无可争议的规范,成为了后来的语言研究者无法绕过的权威。
# Z6 I" g) h, o( n, M如果说《编舟记》《词典》表明,一般人干不了编词典这活;
% F Z( P% j( w! {2 Q, [' v
那么编纂出OED这部卷轶浩繁的传世巨著的,恐怕只能是一群执着的「疯子」了吧。
# Q5 C6 [7 k4 @! n' g5 ?! g
这部传记故事片,就讲述了这群「疯子」的传奇经历,与他们一手达成的伟业——
5 c& _& q0 B% h0 _8 T3 H1 o: J3 R
《教授与疯子》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2 M; U5 {1 t7 p8 `' p4 \( }
^' x( c" ?7 @4 @7 f- ]1 u. l1 e海报上两个人,是这部电影必看的理由。
% B0 W+ x' c( m o7 \7 V# j
梅尔·吉布森+西恩·潘,都是奥斯卡得主,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合作。
+ X4 t/ s) w* ~/ b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 E; H/ ~% k( B- y: T: y0 H2 A
英语词典百花齐放,查词只用上网一搜的今天,大家可能很难想象:
: P. r# C* G7 T* S长久以来,英语世界都缺乏一部规范、通用的词典。
+ K, v* d) R3 ]& u5 X Y9 q9 s i
不论是对日常使用,还是学术研究来说,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与混乱。
. G" c. T1 u6 v: C1 s! ^# O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当时英国伦敦的语言学会感到,有必要为英语这门语言「正本清源」。
8 s- g) v+ H, [2 Q! y决定编纂一部,前所未有的,全面、权威的英语词典。
2 S/ E! l& A8 y- b3 p7 q5 w4 ]2 l
然而他们的雄心壮志,一上来就饱尝挫折。
" k( |# S0 c8 ]+ ~9 p
一开始的几位负责人不是有工作在身,中途退出,就是因病不幸英年早逝。
! n' h0 q- _# b
甚至有一位学者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失踪,已完成的手稿也被付之一炬。
% N/ e4 t9 x# Z' P" J- g7 O一通折腾下来,圈内的语言学专家没人愿意再接手这个地基都没打完的烂摊子。
( ?- G6 Y7 H1 Y/ Y- O
离他们提出编写一部「完美的词典」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进度,还是零。
$ o# @6 \# q+ { c6 p$ y0 O# _5 e: r& R) u5 I" p6 I
直到我们的主角,詹姆斯·默里(梅尔·吉布森 饰)出现。
9 ~) [/ Z; }$ `5 g
这是何方神圣?
9 t# h6 G! P$ W* {% g0 J
是哪位名门世家、语言学大咖,亦或是剑桥、牛津的资深教授?
q) j5 Q+ D+ q
都不是。
8 | |- B+ D3 ^% k7 J
默里只是一位普通商人的儿子,14岁就辍学,全靠自学成才,目前在一所中学教书。
/ u0 n8 `( s4 F* M4 `0 P* R
当他被引荐给学会时,会里的老学究们无一不惊掉了下巴。
3 e: ^- A8 ~ P; @& w' J( M( p3 w
可默里随后的自我介绍,又帮他们把下巴安了回去:
6 Q# Q! v q: w! u1 Z9 S) _. l H$ y& {- d$ @
这装逼,给满分。
( A# m `' w s$ J" Z面对各位教授的考题,「Clever一词的起源」,也是信手拈来:
0 x+ m1 y7 g0 e; V; d' _9 @& l/ U5 X$ ?
学会成员考虑再三,决定破罐子破摔,放手让默里来干。
* E; y4 P0 p. O2 A. `! @
K( R7 I( C2 I) A+ F4 @
人选有了,但工作怎么开始依旧是个大问题。
Y9 L, T1 X# a/ @6 |
在学会的理想中,OED应当是一部「完美的词典」。4 \# G- l, |$ }0 H1 X! z' T
8 [# u+ b: Y! l# g6 j& v- @
$ U3 ^% t# C6 j它不仅要记载所有的单词及其定义,还要记录每一个单词在不同时代的用法的流变过程。
. i" Y) M6 U# Q1 \) L
为此,他们要找到每个单词在每一个作家笔下出现过的例句。
! t5 L* ^, J0 A
而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工作方式只能以最枯燥、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把当世所有的英文书籍通读一遍。
0 ^( h" ]* r9 }4 q
然而比起这宏大的愿景,学会提供的资金却是九牛一毛。
, k; r: S8 S: {% @: ^
预算只够雇佣两名助手不说,连工作室都是默里自己亲手搭起来的。
5 Z; w( \! r$ o7 M
就这么几个人,怕不是要花上一百年才能完成词典。
* S! h l# g2 K' ]% ?; y
但是倘若能发动几百、甚至几千人一起努力呢?
3 g- O- m! ?! k6 R1 E( M' b默里想出了一个不用花钱的绝妙方法——
/ W0 q5 f5 ]* w$ K& l
「所有英语的使用者,请助我们一臂之力吧!」
# x9 y. e7 ^* R( {* o这封寄给全体国民的公开信,不出所料获得了成功。
1 s' K& c. [" o: {: j2 P. R
各式信笺雪花般涌向工作室,各位国民炫耀一般列出了包含各类生僻词汇的例句。' g0 T" g9 Z+ m
3 |: M* y2 i1 M) e然而可惜的是,词典编纂中的最大障碍,却来自于一些再基础不过的词汇。
+ N" q% A) l0 |; s. ]$ m例如,「Approve」。
2 @/ O: B+ i1 ?( U2 i3 J4 m9 L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赞同」,但无论如何努力,主角一行人都没法在17和18世纪的任何一本书中找到它出现过的痕迹。
# }" U6 m& l' Z/ s; N( J2 C- l' u$ j3 U2 W* n( D
7 ]8 |+ I9 C( {5 j. {* \9 T
如果在往常,词典的编辑或许会就此跳过。
. Z$ x; B+ }+ s
毕竟,这个单词的用法在它诞生的 1380 年,和几百年后的现在也没什么不同。
; c- w2 Q$ Z7 B; `, |1 n/ _
但对一部完美的字典来说,这样的遗漏和断层却是不可容忍的。
# G/ }' G1 N+ J) S, _( W漫无目的的大海捞针能逼疯世界上最有教养的学者;
: z v7 A# D( K4 L然而一通「无能狂怒」之后,他们还是只能乖乖回到故纸堆中按图索骥。
, @& o& I1 M) f N; j: o1 B) @如此下来,词典的编纂工作几乎陷入停滞,仅仅「A」开头的词就耗费了他们数年的时光。
7 R7 G4 ?# D, `9 @
0 J( x' v+ c' R! }9 Y, Q* ]
眼看默里又将重演前辈们的悲剧,一封不起眼的信拯救了他们。
0 h1 }0 U& \7 ]# C! L信件来自伯克郡一所精神病院中的「迈纳医生」(西恩·潘 饰)。
7 c2 }4 h5 E2 N |' N
信中不仅解决了困扰默里许久的「Approve」失踪之谜,随信送来的包裹更是名副其实的大礼包:
. o4 c# D/ r/ G( D8 E! A
; ~1 g+ O( j. b7 l; m$ v那是超过一千余个单词,在历代典籍中出现过的例句,详尽、准确,无一遗漏。
! _5 F, D' ~2 g" b. P" G2 D看起来,这位迈纳医生藏书无数,智慧更是惊人。
( d( t, X; ^. q9 O
他发明了一种分类工具,将某一时期的书籍按出现过的单词首字母全部拆分,重组,极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
* D+ s, K# s) ` }0 P
( r8 r9 u5 j) ^3 j9 [1 C
; s1 w5 q& ]6 J4 w }) X5 S在迈纳医生的帮助下,编写工作效率大增。
% k2 e6 B. F/ c: j! \- |$ O很快,收录了从「A」到「Ant」之间所有词语的第一册,正式出版。
, T5 |7 s: j/ s- @: C
趁此机会,默里决定亲自前往那所精神病院,将样书送给从未谋面的「笔友」。
9 q1 S7 \) J4 b& b% o- @% P0 \) h
然而,现实却令他大吃一惊。
) U- |, o- {1 v& t- l
迈纳并非精神科医生,而是精神病患者。
3 Q" p- {: Q' u) U2 U; R% ]他的确曾是一位医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担任军医。
/ U& s2 m4 A1 ?! ~家境优渥、教养良好的迈纳无法适应战争的残酷,战争结束后,就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PTSD)。
^' I1 ?# y) C* N# n+ s
为了疗养,他来到英国,却看到一名士兵试图追杀他。
4 F/ N6 V* [0 `: t$ _
慌乱之中他跑上街头,在影绰的雾霾中,成功开枪反杀。
# f" } O7 O% o/ c3 S8 t/ F然而死者,却是一名无辜路人。
6 {+ c& h; x. y: T. n+ t迈纳并没有被判刑,而是被认定有精神问题,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
& N# r6 O/ M2 t! E4 P& a
这位为词典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迈纳医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4 L0 g# g+ x& i" ~% U现在连普通人都能一眼看出,迈纳患上的是严重的精神分裂;
5 p2 h* E( d. x/ P) V" h
但彼时,即使是在科技最先进的英国,对精神疾病的研究仍旧是一团迷雾。
抑制捆绑、颅相学、刺激疗法…这些如今被弃之敝屣的治疗方法,在当时仍大行其道。
. l4 D" [9 _. P) O* d' v对于迈纳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从脑海中的地狱醒来,踏入炼狱般的现实,被折磨地痛不欲生。
0 k0 o7 y0 L( c: T$ H
而唯一能拯救他的「蛛丝」,就是默里向大众发出的那封求助信。
- o: @# v& u7 y3 C7 v* q/ t利用自己优渥的退休金,迈纳搜集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书籍;
, G+ B" y4 S. r9 v/ s. ~9 v T. H
2 Z$ m5 z+ _0 ?' K
W. V) M3 \$ u而他也有充分的时间逐一翻阅,详尽纪录。
O' o& Z% k: j E/ Z
他的精神恶疾,反过来却成为他完成工作的最佳庇护,想来是既讽刺,又悲凉。
: S5 I/ r; s" _ i% O6 M然而迈纳医生的自我救赎,反过来却成了默里的烦恼。
% d/ K4 T' ?5 Y( M8 D% T
) U& D* r4 w4 x. s E这部词典标志着大英帝国在文化方面的无上荣耀,人们不会允许它有一丝一毫的污迹。
z6 y$ M4 c6 ^4 V词典中的大量词条,竟然来自一名杀人犯?
. }* k8 n3 |: N$ Q
恐怕没有一个国民,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 W6 G* J" o+ K, y) e, o3 I* Z! f( O6 v9 E$ r( O
而压力不仅来自于民众。
9 c. ?0 h# s- n/ X* |+ s K
第一册只卖出去了四千册,出版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 I+ [! R" ?* M; {, F- x: L还按照原本的方式制作下去,全部词典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出完,就算全部出版了,也必然是亏得血本无归。
9 z( \- F. d2 B# x# e. e( q出版社因此提出要求:
# e" S9 @ z- @/ v6 u# z, D削减工作量,减少支出,尽快出版。
- x7 V8 V* `8 H5 N) T1 V) w7 \
& d5 q' `( K4 v" ^: k- {- c0 k7 H7 N8 s5 c# t3 Y8 q
否则,就要撤换默里。
& Q4 K. {, d; ^( T, E5 q双重打击之下,默里一度陷入迷茫。
% s* T0 x2 b2 k6 f% z" z: u: j# w
种种困境,最终通向的是那个最单纯、最基础的问题:
8 H& |! O% ~1 l' b5 B) r; b
为什么要编写词典?
% z2 T- [* w& s- D2 h' B, |
《编舟记》里编写《大渡海》,是为了跟上语言日新月异的进化步伐,令传统的词典焕发新生;
5 O$ B6 Q5 R. b! a) O! r《词典》里地下党编写韩语词典,是为了保住朝鲜民族的文化根源,粉碎日军「文化侵略」的野心;
/ K' y( C' o$ u* ?6 J
' T) @5 e/ T3 L3 G* ]$ H- u3 Y6 l: E而建国初期,国内有识之士编写简明扼要的《新华字典》,则是为了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让知识的恩泽普惠广大工农阶级。
, [1 v, P. M; \4 ~& u# [5 }" G这些词典,无一不是为了一国一民、一时一世之利。
$ L' y; `% H$ ^) V
而《牛津英语词典》这部无微不至,贯通古今的「大词典」,自然也有与之相称的野心:
; @9 l2 p1 E, O! i4 `/ U6 w不是为了一个编者留名,不是为了一家出版商牟利,亦不是为了一国民众炫耀自傲…
4 A+ J6 j+ q w$ d+ V1 |( @而是为了纪录一门语言的辉煌,为了传承一种文化的瑰丽,为了留下一座属于全人类的宝库。
8 t* |, H8 y: U5 x7 y0 s! c
想通了这一点,默里不再彷徨。
2 l! d) X& w' L) S" h) |+ f; u4 Z
面对报纸的攻讦,他自认无愧于心,还积极运作,帮助可怜的迈纳逃离精神病院,返回美国静养。
" I( \+ F0 a( ?5 J; o( |9 n而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联系上了当时还是内政大臣的丘吉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获得了官方支持,夺回了词典总编辑之职。
- P0 }9 U3 _" ^6 a* x; O6 U2 U
不过最终,默里还是没能看到词典完整出版的那天。
' v! p1 k5 }0 q4 ^2 I在完成了近半篇幅之后,默里因胸膜炎溘然长逝。
9 J3 B; X. ]) k1928年,词典终于推出了完整版,距第一次构思编写开始,已经过去了 70 年。
" w% f* F8 k8 }多达 12 卷,414825 个词语,180 万余条引语…
/ @3 K0 d9 }3 `: l
它的编写者们早已消逝在时光长河中;
: z3 l# R2 _7 B5 o a7 X
它自己,却将永存。
# W9 l2 U$ m: ]; o" r/ }5 s
8 A9 i k; Q9 R( u6 j" w; ~& @
6 Y. Y. W* S, Q. z7 S, t8 ~
「古板、过时」的词典,是我们血脉中流淌着的文化,一步步艰难前行至今的脚印。
) g! Z6 h) _2 _6 L而我们自己,何时才能有这样一部电影?
6 q& e8 l1 E* p( i' J4 N0 D8 L
9 O8 e9 L3 v' f. k3 p2 E4 I: D( t4 O0 \) f: F
有人问,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纸质词典是否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
日本的《编舟记》、韩国的《词典》,再加上如今英国的《教授与疯子》,它们的回答异口同声:
「有必要。」
一名 14 岁就辍学的「教授」,和一个精神分裂的「疯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词典之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词典的意义:
它以文化之名,将诉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太过浮光掠影,我们才更需要那些厚重、踏实的地基,安放我们漂流的思想。
确认我们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