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5 13: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u1234 于 2009-10-25 13:29 编辑 4 d4 b n$ T4 Y9 b2 }/ E
) D# I4 d, \3 Y转:qiwen《老三国版次》
' J* x; w' s; c( q: y4 y 上海人美《三国演义》连环画是建国后一套规模宏大、引人入胜的作品,是所有连环画爱好者、收藏者手中必备的藏书。然而有不少读者却不定知道现在流行的60册版本却未能体现《三国演义》初版全貌,历经了四十年的沧桑,现在很少有人能收藏齐全这套书了,因此笔者将这套书数版前后的变化介绍如下:
% |* ?3 U; Y3 d2 N- d8 }, x 《三国演义》初版57年,至61年6月"二士争功"历时四年,前后数次印刷,又有重绘本“火烧新野”61年11月出齐,至63年第二版,已与初版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通行60册本,与57-61年版本有很大不同,不但将初版整册书删除,个别分册重绘,而且大部分册被删除若干页,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60册《三国演义》连环画虽然故事完整,却不是最完备的版本。遗憾的是,90年代重印的《三国演义》仍然沿用了80年代的60册书,没能给爱好与收藏者提代一个完善的版本。下面笔者将57-61年第一版、63年第二版、80年代第三版作一比较、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Y, n- j8 h" A2 t% z
5 ?2 ?' l0 O; E4 a4 V( M+ q
在《三国演义》初版本中,变化最大的是第14分册,开始的目录中是“打鼓骂曹”(编者注:此书由徐宏达绘画,未正式出版),后来换成“传书救刘备”,再版时特地将这册书删掉,将原13册“煮酒论英雄”改为14册,原22册“火烧新野”因绘画风格的统一,由吴志明、叶之浩重新绘制。第一册“桃园结义”由初版143页删为103页,主要删去了围剿黄巾军一些情节。其余变化甚微,44册“七擒孟获”改为“请葛亮渡泸水”,45册“乘雪破羌兵”改为“擒孟达”,36册“威震逍遥津”改为“濡须之战”,57册“义讨司马”改为“讨司马”。而初版与第二版改动最为显著,将第七册“犯长安”一分为二,按故事情节排在“三让徐州”后变成第9册“李郭交兵”。原16册,“千里走单骑”17册“战官渡”扩为三册,各抽一半名为“白马坡”排为16册,将38册“水淹七军”前半部分抽出来按小说情节编为35册“单刀会”,重新绘制两册,即29册“战长沙”与57册“空城计”,如此一来,便使这几册书成为今天《三国演义》60册的绝版,其中包括了1.打鼓骂曹,2.吕品、徐余兴绘“传书救刘备”,3.张大经绘“火烧新野”,4.盛焕文等绘“战长沙”,5.钱笑呆等绘“空城计”。而今天通行60册书,将原来34册“落风坡”并入了33册“张松献地图”与35册“取成都”,41册“刘备征吴”并入42册“火烧连营”中,实际是原版62册,加上绝版5册,《三国演义》连环画全貌应是67册书了。
" d4 H/ R6 b5 J9 F 此外,今天的《三国演义》60册与老版相比,一多半都被删掉了页数,累积达到160余页。其中最多的是第8册“三让徐州”,收典韦一段彻底删掉,其它10页以上的还有《擒孟达》、《濡须之战》、《火烧连营》等,所以对于广大的爱好收藏者来说老版《三国演义》画面完整,它具有着永久的收藏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