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4|回复: 22

[语言讨论] I'm Chinese? 还是 I'm a Chinese?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 10:04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10-1 14: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rivialstuff 于 2019-10-1 14:48 编辑
    # t/ d% |9 A9 P' M
    ; h. \) r# S7 v" i$ a: tChinese 单复数同形,国内都是这么教过学生的。我猜测如果让国内学生介绍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说成 I'm a Chinese。
    ; L' |) `; m; o. P% B6 B: m9 @% ?& ~. u7 s
    # h4 o8 F2 M' `/ \3 ?
    有些外教站不住了,温馨提示这种说法不对,应该讲 I'm Chinese。Youtuber @Teacher Mike 麦克老师 也这么做了,但却被他的学生“啪啪啪打脸”了?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796159 @00:20。他在 Youtube 那边的视频下方多加了这么一段文字:, h4 D( j/ e2 O" |+ B
    A Chinese…..
    8 R% r2 J- X! I4 J1 }! z  \( p4 y2 A! F
    我之前拍的视频说: Chinese 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是不对.. B4 H( r8 D$ s' F# G' k' {# T
    中国人(人群): Chinese (名词)
    , P6 c  O- N# d9 Q  @! J中文: Chinese (名词)' \& W/ {( y, a, Q, E: f6 _2 [5 B
    & C4 V4 N: D9 t" W& I7 G2 Y
    BUT!!!! Any nationality that ends with -ese, such as Japanese, Vietnamese, or Portuguese, is not used as a singular noun in modern English.

    : ^# a; p8 e2 k% q, ~, M6 x& _所以这是什么情况?到底能不能说I'm a Chinese?: E3 F' }  ~) p3 f: a$ ]

    9 s+ s* S0 H5 X) c8 W) y5 R( q- d5 c# ]( z
    从词性本身来看,I'm Chinese 中的 Chinese 为形容词,而 I'm a Chinese 里的 Chinese 是作单数名词。语法意义上来讲,两者说法皆成立。
    2 @, }$ a9 S' B: ^7 n% m0 N参考 Longman English Grammar (L. G. Alexander)% I0 E  @( |" |/ L$ m

    * i+ I' F3 H7 a" Z+ ^
    . ]: W+ N% Y3 W2 y" s1 g$ A: A* `/ ]
    那么母语人士的现身说法如何?wordreference 论坛上对此有过一番比较激烈的讨论,大多数回帖的母语人士都指出 I'm a Chinese 听起来很怪。
    7 `! ?% n: v. K+ f. L' v( L& K
    3 t8 O0 ~% p' l- b" _/ s; X" M' _
    # J5 I  o0 I1 q) Y学生们又急了:“为什么一些参考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 Chinese 单复数同形,可用作单数名词,老师也明明白白地教过,没毛病啊!?为什么老外却会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对劲呢?”
    8 {$ _, H: D# ~. r- _2 p9 M/ ]" a5 S8 {2 p4 o

    ! w0 m* F( g3 m0 C+ s  b我有幸发现了两个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7 e% v/ e! r( [- m7 W$ g  F; `
    1. Cambridge Guide to English Usage 在 Chinaman or Chinese 的词条下如此写道:6 l) y/ l! ^; e5 e" l' o- ~

    9 ~8 q+ w" I. K$ I可见部分母语者不太喜欢 a Chinese 这种将 Chinese 用作单数名词的说法,而更倾向于把它用作形容词,去修饰一个名词。所以我们大概明白了,这是表达习惯的问题。
    5 y! \4 N$ [2 M) w$ j% @+ m  e! F3 [
    2. 牛津的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则更有意思。+ }& [1 P( T4 c8 x
    在 nationalities, countries and regions 这一节中,第三版给出了 a Chinese 的用法。: d9 \/ ]. c" C/ h* K% [  V- M7 ]% F% H+ h

    ( m+ G5 l9 a+ r* K" p" n+ i但修订后的第四版中,a Chinese 的后面却赫然出现了 (person)。3 b; J4 H/ ?; @( W8 H7 d
    , e% V% P5 @- H1 s( Y

    & {2 c; w( I3 p8 m这修订还挺值得玩味的,想必这是编者为了照顾到母语者的表达习惯而有意补充的。毕竟上方的 an American 并无此待遇,American 不像 Chinese 这种以 -ese 结尾、单复数同形、处于尴尬位置的词,它是明确可以用作单数名词的。当然这又延伸出了 I‘m American 和 I'm an American 的问题,不过这不在本帖讨论范围。4 m& F+ g4 _! ^( y# H8 |. r/ C

    : |1 ?: ~" c3 ?8 q5 ]. i
    5 r6 a" W6 x8 s  Z; X+ C* o5 G& W. H最后再补充一些词典对 Chinese 作名词“中国人”的处理方式。7 O' ~  w9 j  L( c, n2 r' z0 w, ~' t9 U4 e
    朗文当代5、韦氏高阶、柯林斯高阶针对 Chinese 作名词表示“中国人”时,只给出 the Chinese 这种用法 (= Chinese people),而并未表明它可作单数名词来指一个中国人;
    3 ~; _2 u( A# b. R1 a  \$ x5 k6 G牛津高阶8、剑桥官网则都给出了[C] a person from China 的义项;. L! r+ @2 K" G  C& e" z- s0 K
    英汉大词典 (第二版) 甚至直接给出了“a Chinese 一个中国人 / many Chinese 许多中国人 / the Chinese (全体)中国人”这样的例句,符合国内的教学特色。
    $ x' g6 |' ~0 V  j  C不过到头来,还是牛津自家有好戏。ODE 官网也给出了 A native or inhabitant of China, or a person of Chinese descent. 的义项,可奇怪的是,它的例句海却是清一色的 The Chinese 复数用法,什么鬼?Go figure!9 ~6 K. U2 ]( n5 _
    5 c7 S( ]# P. N6 N1 _
    * q, x/ D" z: @2 r) l. a
    综上,语法意义上来讲,两种说法都没错,但若以当今母语者的表达习惯为准,表达国籍时通常用形容词 Chinese。$ V  `! \8 ~! s) U1 I' [1 z
    I'm Chinese 听起来自然,而 I'm a Chinese 则比较尴尬、不对劲(至少对部分母语者来讲)。# C8 N) Z1 I8 u4 z0 k
    若真要用上冠词 a,就在 Chinese 后面补充一个名词,如 a Chinese student(本质上还是 Chinese 作形容词)。) _7 s; y: X8 p6 V
    当然,直接用 the Chinese 来指全体中国人没有任何问题。- S- q8 A3 I8 [$ S
    0 \* U7 i" t9 X+ H/ {( R& A
    1 ~$ _9 V9 q8 I9 K6 ]% [+ s) H
    TL;DR  I'm Chinese! I'm Chinese! I'm Chinese!" g! G8 t$ d* }
    2 Z. g* Q; ?- l- n3 m) B. v' N. `8 j

    $ z8 q# ^5 s' Y1 U. G$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 10:04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cocowind 发表于 2019-10-1 19:13
    3 t. C! [+ l7 f4 O) F- ^$ g9 ]6 qa Chinese的用法只有在国人的英汉大里看到,没有在英美词典里碰到过,我觉得是不太标准的用法。
      M+ ?& D* r& i9 k2 Q脑补两个“ ...
    % Y' t0 n6 p) o- I
    赞同,这种用法好像已经非常边缘化。, G# n# y4 M8 l+ _
    Wiktionary 的 Usage notes 里还指出这种用法 "uncommon and often taken as incorrect" 以及 "rather frequent in East Asia"。
    7 X; |% @% T; t9 m) }+ ^
    As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formed with -ese, the countable singular noun in reference to a person (as in "I am a Chinese", "writing about Chinese cuisine as a Chinese") is uncommon and often taken as incorrect. In its place, the adjective is used, by itself (as in "I am Chinese") or with a word like person, man, or woman ("writing about Chinese cuisine as a Chinese person"). However, it is rather frequent in East Asia as a translation for the demonym written 中國人/中国人 (zhōngguórén) in Chinese or 中国人 (chūgokujin) in Japanese.
    7 F9 p" n4 I! N4 {7 t
    " p7 }7 E+ l1 m3 V- W( m( z$ g!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52
  • 签到天数: 69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9-10-1 19: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a Chinese的用法只有在国人的英汉大里看到,没有在英美词典里碰到过,我觉得是不太标准的用法。
    0 R7 `0 @7 ]& Q& x. |$ {脑补两个“我是中国人”的场景:
    $ U; h1 m4 j% ]% l. \1美籍的Asian people,要进一步细分则I'm Chinese,She is  Japanese等等
    8 F6 I" e  d" Q1 L6 \' L2强调我是中国公民,则I'm a Chinese citizen要比上面说法更准确一些
    9 M# M, l4 m$ |  U- m' ~! ?  H在没有歧义的时候,一般I'm Chinese足够了,在以上第二个场景也能用,也简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1 15: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文章说复杂了,简而言之就是:习惯上用形容词3 r3 {+ b2 U9 a, V! p

    5 s1 x) P0 z2 n就好比「我有一双大手」在汉语里面语法没错,但是自然的说法是「我的手很大」
    9 f  n0 H. Z6 L$ x3 n7 v& ?. b当然了什么时候习惯上用形容词,什么时候习惯上用名词,是跟词语本身有关的
    * A: [2 }0 h/ F, W( @1 ^' _

    点评

    K大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19-10-1 16:0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4-4 16:28
  • 签到天数: 35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10-1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  又学到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2-10-5 15:24
  • 签到天数: 6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9-10-1 15: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治学很严谨,赞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9-25 21:09
  • 签到天数: 11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0-1 19: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Cambridge English Vocabulary Profile 里有找到例句5 |$ e! k7 l: U- j
    # H4 t5 S$ @' \
    how: T7 \) P) F) V. y: H

    2 d- p* }7 M8 p3 S* q9 l8 L How do you do? My name is Tom. I'm a Chinese. * D4 ^- s+ ~3 \
    8 w6 z2 H, P. {5 p+ F0 x" j4 P- ~8 \
    I'm Chinese 的用法都是 Urban Dictionary 里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5 18:00
  • 签到天数: 21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10-1 2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确实是习惯大于语法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 10:04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 2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oversky 发表于 2019-10-1 19:47" H1 ^4 V  H2 S3 J% I1 S
    Cambridge English Vocabulary Profile 里有找到例句" y8 j( V& y8 t9 Y7 m. W& `

    $ ~% \% M( D+ m6 t) B5 l1 m$ R" ehow
    7 c4 J; J8 M3 Y. a2 h) v6 a
    这个例子恰好佐证了我的猜测,国内学生十有八九会说成 I'm a Chinese...% H: I0 G7 k# F$ N- n& J+ w/ O- x
    Cambridge English Vocabulary Profile 中此例句是来自英语学习者的语料,看标签便可发现这句话是中国学生所说。
    ; k, ]- k1 ]$ J& p3 k' I' m1 f5 v" b" m3 I; Z

    ; r: e" O: f5 g0 F7 Y  ?  @. K# Y2 i# d* z6 x1 v/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25 15:48
  • 签到天数: 2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0-1 23:2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dan05 于 2019-10-1 23:27 编辑
    8 [, J$ D2 q8 ^0 z% E3 N1 A
    " @1 f& e& k2 {  |2 _8 i) N'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m Chinese.'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0-8 20:18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9-10-2 14: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见微知著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11-21 08:17
  • 签到天数: 113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0-6 16: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如果用英语说“我得走了”,老外会说“I got to get going”,或"I got to go"; 如果你说“I must/should go”,老外觉得别扭。不是因为语法有问题,而是语言习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9 22:00
  • 签到天数: 75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9-10-6 2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skydan05 发表于 2019-10-1 23:25, B+ c! o# P% l9 E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m Chinese.'

    5 q4 t" p; d! m$ g; j8 NNationality 也是个问题…
    " g3 X* \' D& T
    • Chinese
    • Japan
    • British citizen
    • USA$ I! u, o. x4 i1 U
    莫衷一是+ {" z6 e! }2 e; ~! ]. j
    4 d0 M4 g7 Q; I; A; a' g9 z; L

    & h9 B6 p; s; r& e1 y
    . ^' `1 I* J/ P: V$ H7 N0 h! i. m6 Y+ M" G, v

    % L8 l" G8 |( ^. j6 E附图片 URLs
    ' e6 o7 M' ^) f. d4 J
    1. http://cs.mfa.gov.cn/zggmcg/hz/hzjj_660445/W020141015544800983553.jpg
      ! Y; B( ?$ U, f" A( _' ~
    2. https://www.mofa.go.jp/files/000064181.jpg
      ) A3 Z+ C8 @) V2 G* p+ _
    3. https://ridwanbahasa.files.wordpress.com/2018/10/ukgb-ni.jpg
      & G  r# b* j) e
    4. https://www.uscis.gov/sites/default/files/USCIS/E-Verify/Images/13.0_List_A_US_Passport_Card_-_Front.jpg
    复制代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8 19:0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10-10 21:3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二楼的内容很好。我也是多年以前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其实所谓的Chinglis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8 19:0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10-10 21:5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二楼的内容很好。我也是多年以前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I'm a Chinse就是作为例句来学的,所以印象很深。很多年以后发现其实那是不好的说法,自己改了。
    " Y# O5 M  U5 b
    " H( Z( p8 b9 r* |% p所谓的Chinglish还是有很多的。有不少早已被指出了,例如有为数似乎不多的几本专书,指出的问题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很普遍,零散的文章指出的个别问题就更多了。但是很多工具书、翻译文本、教学材料里面仍然连续多年沿用错误的说法。
    & Z8 C- @$ Y1 g, O% C
    3 S2 M# Y, x/ g5 G" W# T- l+ b更严重的是一些既不尊重语言实际,也不参考国外国内有关资料、专家意见、自己“发明”的错误说法、解释还在不断被制造出来、流行看来。例如北京某大学教师“谢*元”(按年龄推测,也许已经作古。此处意见并无不敬之意)编写的考研辅导资料里面就有不少错误的理解、解释、杜撰的规则。但是那套书还年复一年“滚动出版”(并以此为卖点大作宣传),其实岂不是滚动出版、年年误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18 19:0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10-10 22:0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有一贴误点之后发出去了,请和这贴一起删掉。自己删不掉。但上一楼的请保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10 2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skydan05 发表于 2019-10-1 23:25
    : m4 g! i3 H2 [! y$ S'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m Chinese.'
    ( }5 T3 A* m" d! Z. i- V5 f
    这话跟汉语「你是什么国籍的?」一样,语法正确,没人说
    ; _' H5 ^+ I( e0 d2 y
    + e9 `5 Z/ @0 v9 J) E3 y( Q地道的说法是「你是哪国人?」「你从哪里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1-16 09:30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9-10-15 19: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仅说出了怎么说,还说出了为什么这么说,还有资料进行佐证,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0-19 21:4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10-15 1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学到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0-16 2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习真仔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14:58 , Processed in 0.0247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