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0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76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发表于 2023-2-25 07: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oyan 于 2023-2-25 07:26 编辑
- r) M1 h! d5 `3 O/ E. {
6 i e! v- j/ C胜地
4 X: I$ m% T3 H: Q# _; Q5 x. n7 z/ j7 {0 e+ ^9 n! i# A
(勝地, 胜地)
0 {: P9 L- V# W1 \/ v# G: g0 E% i$ O' ?: ]( X6 G
! b$ v4 _" Z% c7 b
5 g( J% L! W3 @* k$ \" ?( P 3. 名勝之地。
- }) w. _1 j: M! r* Q1 r$ Y X/ ^ ▶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東望平皋, 千里超忽, 信 楚 都之勝地。”
1 h1 L* D q+ \' I6 `/ R ▶ 明 劉基 《養志齋記》: “ 華亭 在 松江 之濱, 勝地冠於 浙 右。”
6 B, z: v* v% O4 Q; H- N ▶ 碧野 《白雲•綠樹•金花》: “那時, 雞公山 與 北戴河 、 廬山 被譽為 中國 三大避暑勝地。”
4 f8 s8 i' ?; A2 I
' G" p. d e! @! q! q M- `+ I$ F& N) b 4. 美妙的境界。 " b1 U3 }! m+ X7 ?/ m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 王衛軍 云: ‘酒正自引人箸勝地。 ’”
/ `. o, s9 C9 @( w) z( N1 {* o z( G- R
定 〔《廣韻》徒徑切, 去徑, 定。 〕 ( u4 ], V4 H1 x7 x. u g
7 O r1 i# P [4. 穩定;固定。
2 I" z5 a" \ ^. v) B ▶ 《論語•季氏》: “ 孔子 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 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 戒之在鬥;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 ’” 前蜀 毛文錫 《甘州遍》詞之二: “沙飛聚散無定, 往往路人迷。”, M% D `! f/ N$ R9 y$ Z
▶ 元 本高明 《琵瑟記•伯喈牛小姐賞月》: “月有圓缺和陰晴, 人世有離合悲歡, 從來不定。”
# }7 g1 k' L- u) k- z0 f5 |% p) r/ s* O
大都% D; }* a0 {: F0 [! X6 _& E, y; d
! v% D# n3 i5 E8 e* O/ y& V+ m- D
1. 古代王畿外圍公的采地。
; T# l) \# b5 \4 y9 d1 O5 K1 F ▶ 《周禮•地官•載師》: “以小都之田任縣地, 以大都之田任疆地。”
$ b3 y, ~# m; H" }7 G ▶ 鄭玄 注: “大都, 公之采地, 王子弟所食邑也。” % u7 ]# k- P% k* Z3 h! v# I
2 ^ u J; l* N: ^1 K 2. 泛稱都邑之大者。
) X& v% z; F/ X: p+ Z ▶ 《左傳•隱公元年》: “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 五之一;小, 九之一。” ( u" G- F2 [- w9 E7 y8 B/ U' b. y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 唐 世諸道置按察使, 後改為採訪處置使, 治於所部之大都。”
/ R+ v0 K0 E# {' x# f" O ▶ 清 顧炎武 《萊州》詩: “海右稱名郡, 齊 東亦大都。” ( F. a+ Y: ?0 Y: o$ B7 O7 K
/ a) i5 u5 I' ^ f( j9 ]* J
3. 大概;大抵。 " Y' Y, u+ y& [
▶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吾服食久, 猶為劣劣, 大都比之年時, 為復可耳。”
/ _8 d% N0 K8 {" f% V: a" J ▶ 唐 柳宗元 《與蕭翰林俛書》: “長來覺日月益促, 歲歲更甚。 大都不過數十寒暑, 則無此身矣。”
4 D$ k* I& Y ?7 q, m$ g1 M W& Y " e8 e0 z3 I! `- Q6 f& z
4. 稱事物大致的內容或情況。 9 W9 j, h. {9 P. Y) l, z$ ]
▶ 唐 韓愈 《畫記》: “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5 q% v, S4 E1 B1 p
▶ 明 宋濂 《漢天師世家序》: “ 濂 因據氏族群書補之, 復用史法略載其相承之緒, 使一閱輒知大都, 而其詳別見於左方云。”
0 y& n; C/ p- F, W( o& \7 I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八大王》: “醒則猶人, 而醉則猶鱉, 此酒人之大都也。”
; o8 n; K' _0 U( R
7 v! r7 X5 ~" d- }! B 5. 大多。
3 [ K1 D4 x8 v/ D( P& F" X* e ▶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並酒等》: “剉胡葉, 煮三沸湯。 待冷, 接取清者, 溲麴。 以相著為限, 大都欲小剛, 勿令太澤。 擣令可團便止。”
r- c$ v( A" n) I7 w ▶ 唐 元稹 《葬安氏志》: “大都女子由人者也, 雖妻人之家, 常自不得舒釋。”
# B" |% `0 m- y6 c ▶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四摺: “大都來是書生命裏, 不爭將黃閣玉堂臣, 幾乎的做了違宣抗敕鬼。” ! L% Q' i r& b/ f" H2 k& u
▶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便是那史書上所載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婦, 雖所遇不同, 大都各有個萬不得已。” , B0 r( J3 v3 y$ Y9 N
▶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 “墻上的石灰大都剝落了, 露出了焦黃的土磚。”
* p# q% d( @6 B5 W0 X
8 K4 N) P% R4 z# N& l1 ~ 6. 僅僅;不過。
4 R: L G2 o# |' a ▶ 宋 辛棄疾 《清平樂•謝叔良惠木犀》詞: “大都一點宮黃, 人間直恁芬芳。” " D# U8 \; L! @0 G5 S8 e: p
▶ 金 李俊明 《摸魚兒•送侄謙甫出山》詞: “這光景能銷幾度, 大都數十寒暑。” , L) Y( k, y1 v3 O( \$ H- t0 ]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摺: “大都來一寸眉峰, 怎當他許多顰皺。”
% ]0 O p, y+ \$ B- l0 B! P 7 A4 N- S, b" i) ^4 X- d7 b/ J
7. 元 代京城, 舊址在今 北京 城內。 " Q7 ^! W7 R% |2 s8 u3 F( `
▶ 蒙古 忽必烈 以 開平 為 上都 , 遼 之 燕京 為 中都 。 0 b9 F$ K- e3 _% ^$ _
▶ 至元 四年(公元1267年)在 中都 東北興建新城, 九年(公元1272年)改稱 大都 , 二十年(公元1283年)築成。 城東西兩面相當今 北京 內城東西城墻, 南至今東、西 長安街 , 北至 德勝門 、 安定門 外土城舊址。 參閱《元史•地理志一》、 清 孫承澤 《天府廣記•建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