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6-12 12:16 |
---|
签到天数: 45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本帖最后由 leonlai2000 于 2023-12-3 08:45 编辑
) V& q! y5 i3 \9 S
6 A7 u3 R% l0 ~$ f8 l& U5 _ 知乎问題:自学中医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8 Y! p5 x, c6 o; o4 j+ b0 s, @
选了一个我认为最专业的回答分享给大家,这个回答的作者是知乎用户“天黑黑到天明”。- J- m" U7 x4 h$ R& ^
先看圆运动前几章,明白人体与天地合,河图运转为,先天为体的道理,后面篇章现在看也看不懂,不看也罢。次看辅行诀,明白五行生克,后天为用的道理,经方有效是因为自有法度。再看内经,明白阴中藏阳,阳密阴平的道理。再读陈士铎,明白阴阳互根,五行决定六气的道理。真正领悟到人身之病不过本气自病的道理后,原理就建立完毕了。
) U( F: H$ }4 f) m2 X# P 再读伤寒论,伤寒虽从六气讲,但仍内扣五行。再读药解,药物虽多,常用不过几十味,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再读脉法舌诊,脉法舌诊虽多,无外乎气血沉浮,或实或虚。再读各家医案,注释。时时把握本气自病,用药不过以克来恢复身体自转的平衡。自然就知道哪些是正解,哪些是瞎碰,哪些是胡编滥造。择其善者而从之。% B: I% Y" [. ]1 o, R
原理已明,既知经方用药法度结构,又知如何抓主证。无论是经方还是时方,随便了。9 `- ~2 C) C0 ?+ E- x- U4 p
经络必学,不知经络,开手就错。9 K! F: I6 A3 M; s5 T) n% L. Y$ R
剩下的就是实践了,理论最终还要靠实践来落地。否则满腹经络也是夸夸其谈。
/ g7 ]5 K8 d; C2 n; m# C《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
& f- R* e& N& e2 f' z2 _0 y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apccsp5VYqbmUYZ5pcZOw 4 q# E* l! k* \) c0 C
提取码:974f
& G1 J) \2 E# A! h3 h! Q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